街頭髮現"編鐘",人人以為文物造假,專家6萬撿漏後仰天大笑

說到文物造假這件事情,是自古有之,且造假的種類多種多樣,就連專家,有時候都分不清,造假的文物是真的還是假的。在某一段時間力,我國的青銅器造假十分的猖獗,而青銅器造假要數河南最厲害,我國的很多專家最害怕聽到的一個詞,為"河南造"。上個世紀,有一件案子足以說明河南青銅造假技術,公安機關捕獲了兩名嫌疑犯,他們盜取了一批青銅文物,判定刑罰要以文物的價值為標準,專家將文物判定為國寶級,兩個嫌犯就被判了死刑。沒想到的是,後來專家又發現,這些青銅器是造假的,兩個嫌犯白白送命,足見造假的人技術有多高超。

街頭髮現

青銅器由青銅合金製成,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但要說製作最為精美的,要數中國的青銅器無疑。中國青銅器在世界青銅器中,具有非常高的生育和藝術價值,它代表的是中國四千多年青銅技術和文化。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在收藏中國文物時,有的人首先會考慮的,也是青銅器,畢竟年代久遠,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可遇而不可得。但要是青銅器出現在街邊小店,想必不少人都會之一是文物造假。

香港的文物市場

街頭髮現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的文物流失非常的嚴重,於此同時,藝術品交易市場剛剛興起,人們為了獲取暴利,文物造假也相當的嚴重。這些所有的東西都一起聚集到了某一個地方——香港,彼時香港的地位非常的特殊,它成為了中國文物流失的中轉站。在那段時間裡,香港的古玩市場非常的發達,國內外的收藏家都喜歡去香港淘文物,國內的一些專家也喜歡在香港的街頭或是古玩店中搜尋寶貝。

專家街頭髮現"編鐘"

街頭髮現

在那些專家當中,就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青銅文物專家,名為馬承源。馬承源1928年出生於浙江鎮海,之後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從1954年就職於上海博物館,主要從事青銅器、簡牘的研究和鑑定工作。在學海中浸淫多年,馬承源早已練就了一雙鑑定青銅器的慧眼,上海博物館中的青銅器,大多都是馬承源極力搶救回來的。1990難7月的一天,馬成員與自己的友人一同閒逛香港的古玩街,也就在這一次閒逛中,它發現了一隻"編鐘"。

街頭髮現

這隻編鐘其實是一隻鼎,擺放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或許古玩店的老闆也覺得它不值錢,加上那時候青銅器造假非常的嚴重,過路的人可能以為是文物造假。但也就是這只不起眼的鼎,引起了馬承源的注意,他看到鼎上好像刻有銘文,依稀能夠分辨出來,應該是"晉侯"二字。從鼎的形制來看,應該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那就應該是他見過的晉國最早的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了,一下子,他移不開眼了。與老闆商討了一番,老闆叫價六萬港幣,但當時馬承源並沒有那麼多錢,他的朋友就幫他買下了。

晉侯蘇鍾

街頭髮現

這件在香港街頭髮現的編鐘,就是晉侯蘇鍾,馬承源將其買下之後,就帶回了上海博物館進行研究。將編鐘上的鏽洗去,編鐘內壁的銘文就顯現了出來,一共6行43字,記述的是一個晉國將領帶領著不對抵抗少數民族入侵的故事。這段記載,就連《史記》上都沒有記載,這樣重要的東西,價值不可估量。後來馬承源也自己說,其實他們是撿漏了,才花了6萬就買回了這樣的國之珍寶,值得仰天大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