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发现"编钟",人人以为文物造假,专家6万捡漏后仰天大笑

说到文物造假这件事情,是自古有之,且造假的种类多种多样,就连专家,有时候都分不清,造假的文物是真的还是假的。在某一段时间力,我国的青铜器造假十分的猖獗,而青铜器造假要数河南最厉害,我国的很多专家最害怕听到的一个词,为"河南造"。上个世纪,有一件案子足以说明河南青铜造假技术,公安机关捕获了两名嫌疑犯,他们盗取了一批青铜文物,判定刑罚要以文物的价值为标准,专家将文物判定为国宝级,两个嫌犯就被判了死刑。没想到的是,后来专家又发现,这些青铜器是造假的,两个嫌犯白白送命,足见造假的人技术有多高超。

街头发现

青铜器由青铜合金制成,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但要说制作最为精美的,要数中国的青铜器无疑。中国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中,具有非常高的生育和艺术价值,它代表的是中国四千多年青铜技术和文化。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在收藏中国文物时,有的人首先会考虑的,也是青铜器,毕竟年代久远,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可遇而不可得。但要是青铜器出现在街边小店,想必不少人都会之一是文物造假。

香港的文物市场

街头发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文物流失非常的严重,于此同时,艺术品交易市场刚刚兴起,人们为了获取暴利,文物造假也相当的严重。这些所有的东西都一起聚集到了某一个地方——香港,彼时香港的地位非常的特殊,它成为了中国文物流失的中转站。在那段时间里,香港的古玩市场非常的发达,国内外的收藏家都喜欢去香港淘文物,国内的一些专家也喜欢在香港的街头或是古玩店中搜寻宝贝。

专家街头发现"编钟"

街头发现

在那些专家当中,就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青铜文物专家,名为马承源。马承源1928年出生于浙江镇海,之后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从1954年就职于上海博物馆,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的研究和鉴定工作。在学海中浸淫多年,马承源早已练就了一双鉴定青铜器的慧眼,上海博物馆中的青铜器,大多都是马承源极力抢救回来的。1990难7月的一天,马成员与自己的友人一同闲逛香港的古玩街,也就在这一次闲逛中,它发现了一只"编钟"。

街头发现

这只编钟其实是一只鼎,摆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或许古玩店的老板也觉得它不值钱,加上那时候青铜器造假非常的严重,过路的人可能以为是文物造假。但也就是这只不起眼的鼎,引起了马承源的注意,他看到鼎上好像刻有铭文,依稀能够分辨出来,应该是"晋侯"二字。从鼎的形制来看,应该不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那就应该是他见过的晋国最早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了,一下子,他移不开眼了。与老板商讨了一番,老板叫价六万港币,但当时马承源并没有那么多钱,他的朋友就帮他买下了。

晋侯苏钟

街头发现

这件在香港街头发现的编钟,就是晋侯苏钟,马承源将其买下之后,就带回了上海博物馆进行研究。将编钟上的锈洗去,编钟内壁的铭文就显现了出来,一共6行43字,记述的是一个晋国将领带领着不对抵抗少数民族入侵的故事。这段记载,就连《史记》上都没有记载,这样重要的东西,价值不可估量。后来马承源也自己说,其实他们是捡漏了,才花了6万就买回了这样的国之珍宝,值得仰天大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