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才是王陽明最大的貴人,越苦難,越輝煌!

譬之金之在冶,經烈焰,受鉗錘,當此之時,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視之,方喜金之益精煉,而惟恐火力錘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煉之有成矣。”

——王陽明


1龍場悟道


▐ 龍場年譜


1506年,陽明先生三十五歲

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先生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做驛丞。


1507年,陽明先生三十六歲

赴任路上到了錢塘,劉瑾派人追殺先生。陽明先生只好裝作跳水自盡,才躲過一劫。結果一路上又遇到颶風、野寺、猛虎……千難萬險。


1508年,陽明先生三十七歲

春三月,陽明先生到達龍場驛。龍場在貴州萬山中,蛇虺、蠱蟲到處都是,而且先生和當地人的語言也不通。陽明先生“得失榮辱俱忘,惟生死一念尚在”,鑿了一個石槨待在裡面,苦苦思索“聖人處此,更有何道”。某天晚上終於想明白了,先生坐起驚呼,原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1509年,陽明先生三十八歲

被貴陽提學副使席書聘請,在貴陽書院主講,開始講述“知行合一”。

劉瑾才是王陽明最大的貴人,越苦難,越輝煌!

陽明先生進出貴州路線圖


陽明先生被貶謫到龍場之後,可謂是歷經千難萬險。當時環境艱苦、居無定所、生活無著、疾病纏身、官吏迫害、巨大落差6大困難擺在陽明先生眼前,陽明先生卻“未嘗一日之慼慼也”,直面生死用命幹,最終大徹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劉瑾才是王陽明最大的貴人,越苦難,越輝煌!


這段苦難即輝煌的經歷,正如《孟子》所言,“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龍場悟道帶給我們的啟示


陽明先生被貶謫龍場時雖然職位卑微,最後卻成就了偉大的思想;與世隔絕卻打開了宇宙智慧的大門。後人往往只豔羨陽明先生成聖後遠播的美名,卻容易忽略他成聖前歷經的坎坷萬千。


▐ 苦難即輝煌


今天我們再回頭看,劉瑾之於陽明先生,是仇人,還是貴人?


答案顯然是後者。如果不是劉瑾的迫害,陽明先生可能沒有機會經歷如此多的磨難,生命得不到錘鍊,可能“悟道”的路徑還要找很久甚至找不到。


而經歷龍場磨難之後,陽明先生把百姓裝在心裡,以百姓心為心,毅然決然擔當起歷史責任,成就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聖人!


回顧一生,我們會發現,最終塑造我們的,是曾經經歷過的艱難時光,而非浮名虛利。


我們所經歷的每一次挫折,都會在靈魂深處種下堅韌的種子。


我們記憶深處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日後成為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


就如陽明先生與小人、疾病、叛亂、還有自己做鬥爭的一生,更是把生命的每一瞬間都看成“成聖”關鍵時刻的一生!


也誠如領袖所言,“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鍊人。”


劉瑾才是王陽明最大的貴人,越苦難,越輝煌!

陽明先生曾走過的古驛道


▐ 起點即巔峰


我們的生命中,每一個洞見自己內心的時刻都可以成為獲得人生真理、實現生命躍升的起點,我們要把握每一次可能“悟道”的機會,改變自己,讓人生從這一刻起走向輝煌,從起點開始,就保持巔峰狀態!


▐ 吾心即良知


❶ 心即理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❷ 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打開事業的邊界,打開幸福的邊界

打開心的邊界

心-道-德-事


3修習聖賢文化的好處


❶ 提升心靈品質,生活品質更高

❷ 提升心之力,內心更強大

❸ 提升幸福感,人格更完善


劉瑾才是王陽明最大的貴人,越苦難,越輝煌!


貴州龍場是陽明先生絕處逢生的地方,也是先生走向新生的起點。跟隨陽明先生的足跡,到龍場參拜陽明先生的悟道之地,通過身臨其境、心臨其境的境教,可以體悟“真正的‘龍場’不在外邊,而在你我的心中”,苦難即輝煌!


4月24日,“苦難即輝煌——龍場徒步行陽明文化研學”正式啟程!


聖人之道,可學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