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據說現在的年輕人受不了高度酒濃烈,稍微年長的人又嫌低度酒寡淡,於是,一直以來低度酒和高度酒的較量熱度不斷,關於低度酒的謠言越傳越真,那些誤區直接成為了低度酒的一個大坑,今天小醺且要來跟大家談談關於低度酒的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酒度是如何測量的:

酒度的定義是指酒中純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一瓶52度的酒,測量方法是,檢測100ml的酒中純乙醇含量,其乙醇含量為52毫升,那這種酒的酒度就是52度,但容量是隨溫度高低有所增減的。我國規定是在溫度20℃時檢測。也就是20℃時,100毫升酒中純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為該酒的酒度。


已經瞭解關於酒度是如何測量的,那麼第一個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關於低度酒的真相一:喝低度酒並不比喝高度酒更有益於人體健康。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這個說法對高度酒來說純屬背鍋,高度酒著實有些委屈。其實低度和高度兩者之間的差別直白地說就是乙醇(酒精)含量的高低之差。在對人體的傷害上面,酒精攝入越多,越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如果你喝低度酒達到很高的量,那攝入到人體的酒精就越多,這樣同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並且同樣原料、含量和工藝的酒,成分都一樣低度酒如何做到有益身體健康?這跟問你喝半斤酒和喝一斤酒哪個對身體好的問題是一樣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有什麼區別!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關於低度酒的真相二:低度酒不等於品質低

白酒的酒度多少並不能代表著酒的質量風味的優與劣,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那為什麼市場上絕大部分的高度酒比低度酒價格要貴呢?只就經濟層面來說,同一品牌,同一質量層次,都是最優質的酒,高度的酒用的原酒會多一些,高度的價格比低度的貴一些,要知道一件賣品價格的高低可並不能決定整個類別品質的高低。

所以低度酒和高度酒固然要分優劣,但不是所有的低度酒都比高度酒的品質差,判斷一款酒的品質好與否,要根據酒的工藝、釀造技術、原料、口感等多個方面來綜合判斷。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關於低度酒的真相三:低度酒的勾調工藝更復雜

我們都知道,糧食經過發酵蒸餾後,釀出的酒可達70多度(稱酒頭)。掐頭去尾,就是要去掉蒸餾兩頭,取中間部分,一般可達60度。真正成品酒度數是要經過不同批次、不同度數酒互相勾調而成。

經過發酵、蒸餾、勾調後,我們要將高度酒降度為低度酒時,會出現以下問題:一是和原酒的風味、風格有明顯變化;二是降度後出現渾濁(白濁)乃至沉澱;三是口味不調和、易出現水味

因此,低度白酒的生產要求不僅要保持原酒風格,還不能出現渾濁現象,釀酒工藝就更復雜比如,在勾調中非常重要的調味酒,高度酒只需要三四種,而高品質的低度酒則需要七八種。,更繁多的品種也決定了勾調的工藝需要強大技術含量的保證。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關於低度酒的真相四:優質低度酒也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優質的低度酒由於採用了更好的基酒,有更復雜的釀造技術,在酒體降度過程中能夠有效去除雜味、雜質,並保證了酒體風味。因此優質的低度酒也同樣經得起時間檢驗。一些品牌低度白酒經過長期存放依然能做到香味依然,口感良好,味道悠長。


揭秘!一文告訴你關於低度酒的幾大真相

關於低度酒,我們早就該撕掉它們身上低品質的標籤了。小醺最近經常聽酒友提到一個新品牌低度酒——光良,嘗過之後忍不住要為低度酒正名,不可多得的42度入口很順,不僅包裝時尚,而且是地地道道的純糧酒,最關鍵是性價比極高,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低度酒黑馬品牌。

以上就是今天小醺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低度酒的秘密啦,你是否對低度白酒有新的認識呢?關注白酒知識,瞭解白酒真相,走出白酒知識誤區!

繼續關注小醺,做一個有內涵的酒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