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4月7日,由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西北旅遊文化產業集團主辦的“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陝西省旅遊協會會長辛建偉、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政策法規處處長朱耀勳、陝西省旅遊設計院總規劃師崔寧、西安驢媽媽總經理潘廣文、陝西省旅遊協會副秘書長焦永超、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理事長王曉民和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佔方等出席研討會。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首先介紹了“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的策劃背景、資源特點、文化脈絡及開發包裝的可操作性。據介紹,經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西北旅遊文化產業集團長期對陝西文化旅遊脈絡的梳理和研究發現,西安---銅川---黃帝陵---壺口---韓城---華山---臨潼---西安這條未開發的旅遊線路,不但連通起了陝西省中北東部的市縣和景區點,而且也恰好連通起了關乎中國華夏文明的重要元素和中國歷史的各個節點,主線路向外延伸,周秦漢唐等歷史文化盡覽無餘;環形線向內延伸,眾多文化現象和文明內涵更加豐富;向北可連通聖地延安,同為主環線,而環線東接“母親河”黃河,南連“父親山”秦嶺。因此,具有包裝成為向國內外推廣的“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的所有特質和優勢。

  與會人員表示,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陝西旅遊業得以長足發展的重要支撐,而活化歷史遺存、串點成線開發線路,也是講述中國故事、促進當代文化旅遊發展的有效舉措。面對這條潛在的傳承華夏文明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和疫情影響下國際國內旅遊管控、旅行社經營面臨困局的新形勢,建議政府主導線路開發和包裝推廣,沿線各城市、縣區、景區(點)、文旅業態單位應全面形成合力,通過線路包裝和導流遊客,講述中國故事,推動文明傳承,攜手促進沿線文化旅遊大發展。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政策法規處處長朱耀勳指出,提交研討的“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路,具有展現中華文化的文明標識、精神標識、地理標識的特點、且擁有現成的產品體系、遊客體系和服務體系,經過專業化包裝可以重點針對省外廣大的客源市場,具備良好的開發推廣前景,且對陝西旅遊業意義重大。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省旅遊設計院總規劃師崔寧表示,“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的線路選擇非常有意義,從時間、空間層面對華夏文明進行了全面解讀,未來有望打造成為陝西旅遊的“拳頭產品”。崔寧建議“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的潛在客源市場廣闊,短期內應該以“定製團”、“社區團”、“企業團建團”為主,線路的消費檔次應該設置中、高、低的搭配。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西安驢媽媽總經理潘廣文指出,“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線路成熟,產品豐富,線路盈利的關鍵是與市場接軌形成利益共同體,建議政府主導、尋求具備資源掌控能力的市場主體牽頭,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和旅行社資源,在住宿、餐飲、門票方面提供優惠,以陝西為龍頭把周邊的省區帶起來運作。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省旅遊協會副秘書長焦永超從國內外形勢分析了旅遊市場面臨的挑戰,建議“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的開發和推廣應該加強政府資源對接與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共同推進線路的市場化運作。


“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開發包裝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研討會由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理事長王曉民主持。

王曉民認為,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國內外旅遊業衝擊巨大,旅行社海外市場短期內很難恢復,國內遊、短線遊將成為今年乃至更長期內旅遊出行的新趨勢,陝西省包裝推廣“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時不我待。他介紹說,圍繞這條線路策劃提案,研究院和西北旅遊文化產業集團做了長期準備,並進行了調研踩線,疏理了全線的文化脈絡,並召開了多次座談會,與全國多領域專家學者和北京、上海等地機構進行了廣泛交流,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老師等已擔任本線路文化顧問。下步將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啟動″華夏龍脈"線路專題片、宣傳品、網絡創意項目,聯合專業團隊設計包裝線路,成立“中國華夏龍脈”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協作體,進行盛大推廣活動籌備。他信心滿滿的說,只要各方形成合力,這條線路推出後將有望徹底改變困惑陝西多年的“東熱、西溫、北欠火候”的旅遊市場格局,並形成“文化陝西”主題形象和旅遊產品體系的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