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把自己當別人,找到別人需要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把自己當別人,找到別人需要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就是反思別人需要

我們常說遇到事情不順利,少去怨天尤人,多加反思自己存在問題,道理上不難理解。

比如,平時回家的道路進行改造維修,不能通行,當然要繞道而行,這就是說外面環境不可改變時候,明智辦法就去改變自己,目標不變方法變,只要達到既定目標就可以。

事實上,原有道路不通了,有人固執於原有方式不變,不知道反思應對變通,一味抱怨環境。

上面問題用傳統文化來說,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行動不理想時候,就要反過來考慮自己身上問題,這裡的“諸”是“之於”的意思。

問題在於,反過來“求”自己,到底“求”的是什麼呢,也就說究竟要反思自己什麼問題,以提升自我水平呢。

舉個例子,參加會議,需要發言時候,按照自我需要羅列提綱,洋洋灑灑說了很多,過後反思未必說的合適。為什麼?因為說的未必是別人需要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人家愛聽的!

當知道發言不是別人想聽的,依然去說這些,這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意識不到這只是自我表白,不知道是否符合場合,不知道是不是人家想要的。

這才是問題!

對此,智者、哲人、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給出很多教誨,足以發聾振聵。比如“給的再多不如懂我”“滿足別人的需要”“如其所是非我所願”。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把自己當別人,找到別人需要


反求諸己的認知行為療法

因此,反思自我,反求諸己,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把以自我為中心變為以別人為中心,發現並儘量滿足別人需要,如此而已。

但是,這個過程不容易,因為不符合我們日常習慣。

具體如何操作呢,答案回到前面那句話語,也就是孟子說的這段話。在《孟子.離婁上》中,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翻譯過來就是,孟子說:“親近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反思自己的仁愛是否不夠;溝通管理別人卻反饋不夠好,反思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尊重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禮貌,反思自己尊重是否到家。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該反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詩經》說:‘長久地與天命相配合,自己尋求更多的幸福。’”

孟子在這裡先說明自己觀點,“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也就是我們遇到不順利時候,首先不是著急推卸責任,問題歸咎於外界,而是看看我們需要改進什麼。

其次提出三類事情應對辦法,在與人為善、溝通合作、尊重理解得不到合適回應時,需要反思“仁”“智”“敬”夠不夠。這一點說出了反思方向,顯然還不具有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細化具體化。

再次給出行動做法,即“身正而天下歸”,提出要身體力行,不能僅僅說,更要去做,實踐中體驗“反求諸己”的妙處,最終提高自我修養和處事水平。

這可以視為“認知行為療法”,遇到行有不得,認知教育反求諸己,並列出三類應對方法,並要求堅持行動。

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把“仁”“智”“敬”這些反求諸己的部分搞明白,到底什麼是仁愛、智謀、尊敬呢?答案就在開始我們給出的:愛其所是,非我所願。

也就是人際關係白金法則一再告訴我們的,滿足對方的需要。

反求諸己要有操作性,就是反思自己言行是否僅僅從自我需要出發,沒有滿足別人需要。

比如愛人、治人、禮人等這些事情是我們需要的,還是人家真的需要的,即便是大家需要的社會公德規則,問題還在於我們的當下言行是否契合對方心理狀態。

一個沒有解決溫飽困境的人,一個處於負性情緒中的人,你不分青紅皂白,非要給人家講解仁義禮智信,不會有效果也就是自然的事情。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把自己當別人,找到別人需要


努力去自我中心化

現代社會中,物質極大豐富,人們心理問題更多涉及積極關係和尊重感價值感。

比如開會中我們的發言,不僅僅在於我們能說些什麼,抱怨什麼,指責什麼,忠告什麼,更在於說的是否符合別人需要,是否符合環境需要,是否有利於解決問題。

我們掌握了很多專業知識,也有自己獨到見解,這都非常好,用作技術使用或專業工作中沒問題,很需要。但是,涉及人際關係互動,涉及別人看法時候,就要拋開專業知識,要先看到別人想要什麼,別人能接受的程度是什麼,而不是想說就說,要按照效果來說話。

好比我們不小心摔倒了,窘迫還來不及,根本不需要別人幫助時,如果好多“好心人”圍觀過來,除了異常憤怒,哪裡還有感謝之類想法。

好比有人對著幼兒園孩子做理想人生報告,大談特談,都會覺得好笑,因為不看對方需要,但是換成我們日常生活與人交流,只有自我中心主義,不顧及人家想法,卻屢見不鮮。

為此要牢記,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求”的就是愛其所是非我所願,就是覺察併合理滿足對方需要。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把自己當別人,找到別人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