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卡耐基說:“一個人獲得幸福的唯一方法,不是去祈求別人的感謝,而是在施於的過程中就收穫喜悅。”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如果一個人在施予別人的過程中,還一味的要求別人回報,當別人的回報一旦沒有滿足自己的時候,就馬上抱怨和痛苦,這不就是最大的一種錯誤嗎?

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都深陷於這個錯誤之中,無法自拔。

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曾經有一個老闆,他跟我聊天的時候怒氣衝衝的跟我抱怨一件事情,提起來這件事情他恨得牙癢癢。

事情是這樣的:他有十幾名員工,在年終獎的時候,他用1萬塊錢發給這10來名員工年終獎,這是額外的福利。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老闆是一個特別大方仁義的人,但是並非如此。

這個老闆發給這些員工年終獎之後,他發現這些員工連一個感謝的話都沒說,然後他特別生氣的說:“早知道就不發年終獎了。”

這個老闆已經40多歲了,如果按照70歲的年齡來看,他已經活了2/3的人生了,是他卻在這40多歲的成熟階段,為了這一點小事而沉浸在憤怒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一天天的消耗自己的生命和精力,這真的是一個痛苦而又悲哀的事情。

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人類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很容易忘記別人對於自己的恩惠,但是另外一個人性的弱點,則是總是對於是與別人的恩惠斤斤計較,太期待別人的回報和感謝。

但是當這件事情讓自己失望時,迎來的就是痛苦,這就是人生最錯誤的一個狀態。

有一個老人,年齡已經70多歲了,但是她生活的並不算糟糕,有穩定的生活,也有退休金,她的親人有時候也去看她。

但是有一次,和她的後輩聊天的時候,她的後輩抱怨著說:“根本不想去看那個老太太。”

我問她:“什麼原因。”

她說:“每一次去看老太太的時候,聽到的都是老太太在不斷的抱怨著,抱怨著年輕的時候是如何付出抱怨著很多人並沒有回報她,她永遠沉浸在這樣一種情緒之中。”

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你施捨給別人,還總是期望著回報的時候,這一定是人生痛苦的開始。

從你學會轉換這一種情緒,讓自己的喜悅在施捨的過程中體現,就可以減輕痛苦的根源。

從自己內心改善那一種付出,就要有回報的思維,你才能生活得更好。

徐志摩是一個詩人,他的詩詞流傳至今,唯美浪漫,在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身上,就體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寬容與仁慈。

徐志摩和張幼儀結婚幾年之後就離婚了,但是當徐志摩後來因為飛機失事而離開的時候,張幼儀以徐志摩前妻的身份,仍然照顧徐志摩的父母。

一直到徐志摩的父母去世,都是由張幼儀照顧和陪伴的,正是因為張幼儀照顧兩位老人,把照顧老人當做應盡的義務,表現的淡然知足,從來沒有祈求回報。

而張幼儀的結局,自然是非常幸福,當她老去的時候,她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並且孩子通情達理,她的哥哥也在不斷幫助著她。

因為張幼儀自身充滿了愛,是一種真情的流露,所以她身邊的人自然也會真情的對待她,她在充滿愛的環境和溫暖中生活,這樣的人,上天永遠不會虧待。

所以當你在施捨的時候,不要求回報時,上天也不會少回報給你任何事物,反而會讓你內心有一種富足。

卡耐基:獲得幸福的方法,不是去祈求回報

如果你總是計較著想要回報,一旦回報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產生的是無盡的痛苦,這樣的生活滿是焦慮和遺憾。

所以卡耐基就說:“要想得到幸福,就別奢求回報,因為施於的時候就獲得了快樂,這是無上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