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对自己而言意义独特的电影。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就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它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其背后深刻的寓意是很多电影都不具备,或者无法企及的。简而言之,它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 PGC_COLUMN --}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千与千寻》并不仅仅是一位少女跟随父母闯入异乡的奇异梦幻,还代表了一代日本长辈嘱托年轻人的警示之梦。 它好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个童话故事里折射出的是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读出自己的理解。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整个电影主要要表达的我理解为:勿忘初心。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社会的整个产业发展壮大,人却永久性的失落了。”我认为这是现代化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机器日益成熟运转之际,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却有沦为这部机器的螺丝钉的危险,而使得自己作为“人”而拥有的特质被遗忘和忽视。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将要进入成人社会的年轻人的警示:你要成为社会里有用的一员,同时你不要迷失了自己!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千寻可以说代表着所有刚要踏入社会的年轻人: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从的惶惑感,笨手笨脚地试着进入社会这个大机器成为有用的一员;(在电影里,不愿工作、好吃懒做的人变成待宰牲畜或煤灰)2,面对名利、物质等等诱惑。(千寻的父母身上即可见日本经济虚假繁荣时代的社会风气)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汤婆婆剥夺人的名字,并且支配人的含意就在于:名字是自我的契约。当人与社会之规则立约,常常忽略了与自我的契约而丧失自我。细节:千寻在汤婆婆那里签约的时候,本来签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寻,而后被汤婆婆改为“千”;白龙嘱咐千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想起了自己的真名,从而又重新蜕变成了自己。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整个故事的背景也是有很明晰的提示的,即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结合背景来说,这也是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思。经历过泡沫经济的那一代日本人将会在这一幕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社会的迷失、贪婪与疯狂,人性的负面。宫崎骏先生主动从历史中抽出,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隐喻在童话中展现给年轻人,期望不要再下犯同样的错误。 而在整个大主旨之下,还有一些其他的脉络,单独拿出来讨论也很有意思的。

千与千寻:一部关于成长的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