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後繼續上大班or退園上幼小銜接班?(轉給家長)


暑假後繼續上大班or退園上幼小銜接班?(轉給家長)


鄰居家女兒快要升大班了,這幾天鄰居四處詢問接下來是該讓女兒繼續上大班,還是退園上幼小銜接班?沒想到,得到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退園上幼小銜接班:孩子在幼兒園不學拼音、數學,真怕他到時候跟不上,如果能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上小學也能輕鬆點。

繼續上大班:孩子的人生更像一場馬拉松,一開始跑在最前面的並不一定能堅持到最後。學習與成長一樣,不能過度關注他的起點,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學業看成是孩子的全部,品行比課業成績更重要。


到了學期末,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疑惑,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大班和幼小銜接班的區別。

01

大班 VS 幼小銜接班


暑假後繼續上大班or退園上幼小銜接班?(轉給家長)


大班是從中班直接過渡而來,學習方式以課程遊戲化為主,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培養其專注、自主、獨立等品質。

幼小銜接班效仿小學的學習模式,定點上下課,按時放學,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的生活規律。此外,幼小銜接班還會學一年級的課程,比如拼音、認字、100以內的加減法等。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主任、特級教師茅紅美表示:幼小銜接不等於“讀、寫、算”,孩子從幼兒變成小學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幫助兒童實現幼小銜接的平穩過渡,要從心理、思想、行為三方面著手,積累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等,才是最為重要的。

02

大班能帶給孩子什麼?


暑假後繼續上大班or退園上幼小銜接班?(轉給家長)


1.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5-6歲的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思維積極活躍,頭腦中有數不清的疑問、問不完的問題;他們喜歡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這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滿足和自信。

在進行大班活動時,老師會給孩子佈置難度適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引導他們參與計劃的制定,這不僅符合孩子積極思考的特點,而且有利於進一步培養他們勇於挑戰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5-6歲幼兒的神經系統比5歲前的幼兒成熟許多,因此,他的規則意識、堅持性、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服務能力都普遍提高。

在大班的學習中,老師會加強對孩子專注力和持久性的培養,讓孩子做事情時集中精力,並能夠堅持一段時間。此外,老師會更關注孩子在活動中是否遵守紀律,為入小學後正規系統的學習打好基礎。

3.培養孩子獨立性和自理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各個方面的發展,大班幼兒不再滿足於追隨、服從老師,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他們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水平明顯提高。

大班時,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教師都會適當放手、放權,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4.培養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

5-6歲幼兒注意力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強了,他們不僅注意自己的活動,而且還注意與同伴的互動。如果有共同的興趣或目標,幼兒相互之間會有很好的分工合作。

老師會在大班多組織一些集體性學習活動,加強討論、交流,擴大孩子們的信息量,讓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發展交往、協作能力,也為更好適應小學的環境做準備。

5.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


大班幼兒的思維水平較中班幼兒有所提高,雖然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萌芽,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習過程需要與具體活動相適應。

在大班,活動化的共同學習仍然是主要的活動方式,但是老師會在活動中創造各種條件,加強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其益於終身的本領,而非知識的積累。

不上幼小銜接班,並不代表“零準備”,幼兒園教育是為孩子成長打根基的階段,若因為一時心急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反而得不償失。所以,不如給孩子成長的時間,讓他打好基礎,穩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