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就在昨天,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

像一顆重磅炸彈,在造價圈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究其原因,是該《通知》裡的這兩條: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在自貿區取消了工程造價諮詢企業甲、乙級資質的審批,同時自貿區所在的市級範圍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不得再對工程造價諮詢企業提出資質方面要求。也就是說,以後造價諮詢就沒有所謂的資質了,那麼以後業主還怎麼選取造價諮詢企業?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加強信用監管,完善工程造價諮詢企業的信用體系,向社會公佈企業信用狀況;推廣職業保險制度,保障委託方合法權益。

一、沒了資質,以後靠什麼拿活?

其實,近年來,建築領域的改革動作頻繁,從好幾年起的取消各種資格考試,印發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建築施工企業資質實行告知承諾制,一切的改革都朝著一個方向,信用!與現在賈躍亭、羅永浩、王思聰等被列入老賴名單一樣,以後的違規失信的建築業企業和從業個人,也會被列入老賴名單,一旦入榜,那麼拿活受限,在行業內將寸步難行。可想而知,隨著造價諮詢企業資質審批的取消,以後業主招標選隊伍,必然會更加註意企業信用與過往業績、從業人員經歷與能力。

二、沒了資質,造價師證還有用嗎?

有用,太有用了。以後,造價諮詢企業沒了資質要求,造價師掛靠的路算是堵死了,因為沒有必要去維護資質了。但是資質以外,對於真正的持證從業者,無疑是一個極度利好。其實,這一改革,也有點國外實習的執業工程師負責制的味道,以後從靠企業資質來背書的形式轉為了從業者負責的模式,從嚴把企業資質關到依靠從業人員能力與經驗過度,從業者以後有更多的話語權,造價師無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三、此次《通知》其他內容

此次,除了取消了造價諮詢企業資質的約定,關於建築行業,就是一大批施工企業資質由之前的審批制改革為了告知承諾制。具體如下: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造價諮詢企業資質走了!以後考造價還有用嗎?

此次改革起於自貿區,那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日子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