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數字敦煌”帶您在莫高窟中全景漫遊。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故宮博物院官網內的“數字多寶閣”詳解明代“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故宮博物院官網內的“數字多寶閣”詳解明代“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中國國家博物館邀您線上觀看“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童畫戰疫”雲畫展,孩子筆下的“疫情阻擊戰”。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遼寧省博物館《又見大唐》大型文物特色VR線上數字展廳。

線上觀展,讓藝術始終在線

浙江省博物館“數字文物”板塊中,五代吳越阿育王塔可任意旋轉全景觀看。

  【以藝戰疫·雲上藝展】

  春日的週末,陽光和煦,微風拂面,大地一片生機勃勃。這樣的閒暇時光,好想約上三五好友去看一場電影,帶上孩子去兒童樂園踏青,或是獨自去美術館看一場藝術展。但轉念一想,疫情還沒結束,外出活動再等等吧,但展覽是一定要看的,在線上!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業共克時艱,攜手戰疫,全國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和藝術機構也不例外,形式多樣、精心設計的線上藝術展覽成為疫情期間宅家人群的熱門去處,讓人們足不出戶,將藝術之美盡收眼底。

  “線上觀展的形式在疫情期間真是太方便了!3D旋轉的展示方式配合文字資料,比在展覽現場看得還要清晰。”在故宮博物院線上展覽的推廣鏈接下,一位網友這樣留言。跟隨鏈接,點擊進入故宮博物院官網內的“數字多寶閣”,一件件文物整齊排布。選擇明代“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後,映入眼簾的便是設色淡雅的魚藻紋動畫,以及標註展品尺寸的高清圖像。不僅如此,線上展廳內還詳細介紹了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的燒製過程,從青料描畫圖案、施透明釉、高溫燒製、描繪色彩到最終完成,每一個步驟皆用3D動畫詳細展現,讓觀者瞭解展品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線上展廳內,為觀眾精心整理的主題展、名家展、文物展等數十個數字展覽讓人目不暇接;上海博物館的“網上展覽”板塊裡,“靈鼠兆豐年”“雞年話雞”“猴年話猴”等生肖主題展寓教於樂,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浙江省博物館策劃的“數字文物”欄目同樣設計巧妙,觀眾不僅可以逛虛擬展館裡的常設展覽,還可以瀏覽“越地寶藏”“越王時代”等數字大展……

  在豐富多彩的線上藝展裡,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展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美術館官網上,“為抗疫而塑——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作品選登”向觀眾呈現了雕塑家們謳歌戰疫英雄、弘揚抗疫精神的創作成果。“‘心手相握 共抗疫情’西北五省美術作品網絡聯展”上,美術家們緊緊圍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主題進行創作。該網絡展先後推出5期,囊括了國畫、油畫、素描、速寫、書法篆刻等多個門類,為各界英雄塑魂喝彩、為抗擊疫情鼓勁加油,獲得了網友的點贊。為了更好地與線上觀眾進行互動,許多美術館和藝術網絡媒體以“藝心抗疫”“畫筆戰役”等為主題徵集美術作品,讓觀眾在線上看展的同時,真正參與到創作中來,為全民抗疫行動增添了更多的溫暖力量。

  隨著群眾生產生活穩步恢復,圍繞“復工”“歸來”“生活恢復正軌”等題材的作品正陸續登上各個線上平臺。在這段特殊的時期,線上藝展與人們一路相伴,讓美好始終在線,那些充滿溫度的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的是視覺的享受和精神的撫慰,也是“春暖花開終將至”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