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

情感美文|江南的雨

每次到江南,每次都與江南的雨不期而遇。

原本小時候的我是不喜歡雨的,確切地說,我是不喜歡北方的雨。我的家鄉在淮北平原。淮河曾是一條不安分的長龍,遇到多雨的季節,大小支流河水暴漲,洶湧澎湃;暴雨的時候,更是翻江倒海,不可一世。在上個世紀裡,家鄉曾經發生過幾次大的洪澇災害,城市積水內澇,村莊農田被淹。在我幼年的記憶裡,下雨天是與大人們修堤築壩聯繫在一起的。

直到我上了小學,獨自在雨中撐著黃色的大油布傘蹣跚前行的時候,我依然沒有對天上飄來的水生出好感。因為下雨的時候,我除了打傘還不得不穿上厚重的大膠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濘的道路上趟著走。有時通往學校的小橋被急速流淌的河水淹沒,我必須小心翼翼地沿著時隱時現的橋面中間行走。每當一個急流衝過來,我那雙大膠鞋裡瞬間灌滿了髒水。

情感美文|江南的雨

初二暑假的時候,母親出差帶我到了江南。這是一座位於長江南岸的城市,街上的樓房比家鄉高,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也比家鄉茂密。母親在當地辦事,我就一個人在旅館的周邊閒逛。那幾天正趕上下雨,抬頭望去,時大時小的雨滴從天上直降下來,有的落在了蔥綠的梧桐葉上,匯成一支細小的流水,沿著葉脈的紋路流淌;有的穿過葉間的隙縫,乾脆地砸落在水泥路上,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朝著下水道湧去。街道的路面上幾乎沒有積水,乾乾淨淨的,路上的行人也不緊不慢地撐著各色雨傘優雅地走著。不像家鄉下雨的時候,街道上到處流淌著黃色的泥水,雨中的行人大多是慌張急促地向前奔走。那時,我第一次對雨有了好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難道雨也是這樣的嗎?

上高中的時候,我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詩歌。特別是戴望舒的那篇《雨巷》我是倒背如流,浮想聯翩。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情感美文|江南的雨

當時還在朦朧青春期的我幻想著一定要再去江南一趟,因為江南才有那灰瓦高牆,石條深巷。最主要的還是江南的雨一直讓我念念難忘,不管雨中能不能遇見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

直到多年以後,我工作的第二年才有了去江南的機會,而且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杭州。徜徉在美麗的西湖邊,眺望碧波盪漾,人頭攢動;信步花港觀魚,柳浪聞鶯。眼前的景色無疑會把你融化在湖天一色中,讓你陶醉在物我兩忘的境界裡。即使一個浪頭打過來,弄得一身湖水,也不慌不張,清清爽爽。但醒目一看,這哪是湖水,分明是天降大雨。烏雲翻滾著,一團團遮蓋了藍天,雨水打破了湖面的平靜,濺起一波波的浪花。遊人或撐起雨傘加緊步伐,或披起外套冒雨奔跑。而我一沒帶雨傘二沒穿外套,飛奔到西湖邊的公交站時,身上的T恤淋透,雨水順著褲腳流到皮鞋裡。更加狼狽的是,當我匆匆擠上公交車才發現,這是輛無人售票車,而我兜裡竟空無一分,好尷尬啊。這時,坐在車前門旁的一位姑娘起身向投幣箱裡投了一枚硬幣,然後用杭州話對司機說了一句,又回頭衝我微笑下就轉身去車的後門了。此刻的我竟手足無措,呆呆的立在那兒,嘴裡連一句謝謝的話都沒蹦出來。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遮住了我的雙眼,我竟看不清好心幫我的姑娘的相貌。直到她在下一站下車,我才定神從車窗裡看清她的背影。她穿著丁香一樣顏色的衣裳,靜默地遠去。

情感美文|江南的雨

今年夏初的時候,我和愛人來到皖南山區的一個江南古村。人到中年的我再次與江南的雨相遇。雨中的古村像是籠罩在薄霧之中,遠處的山若隱若現,近處一灣池塘栽滿了荷花。步入古村,大片的傳統建築映入眼簾,民居、宗祠、牌坊、街亭、石橋……,或深藏在幽深的小巷裡,或聳立在斑駁的古道旁。雨剛開始下得不是很大,細如蠶絲,隨風交織在一起,迎面貼在臉上,感覺滑滑的。待雨下得緊了些,你能嗅到淡淡的青草香,仔細聆聽,屋簷滴水的聲音就像鬧鐘在滴答、滴答地響。江南的雨就是這樣的惹人憐愛,無論是在山區茶場,古鎮村落,還是城市街道,每每都輕輕滑過我的心底,觸動著我的心絃。當我們拐進古村的一個窄窄的小巷,我忽然發覺走在前面的愛人,如果撐起一把油紙傘,像極了夢幻裡雨巷的景緻,但是比丁香更芬芳。

如今,家鄉的下雨天也不再是黃泥滿地,汙水橫流。人們穿著各色的旅遊鞋,撐著五顏六色的花雨傘,漫步在步行街中,享受著雨的滋潤。如果說,“橘生淮南”是一個成語,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那麼,環境變好了,人們看待周圍事物的心情也就大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