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發現元代“山林權屬證”,郴州市最早!

近日,筆者跟隨著當地村民的腳步,在桂陽縣橋市鄉輝山村曹家坪組發現一方元代山林界碑——《朱文叔開山碑》。

開山碑是如何被發現的?

石碑的發現非常偶然。此碑發現於輝山村曹家坪組後龍山山頂上的一座古寺——金泉庵。金泉庵始建於元代,文革時期被搗毀,後來,當地村民在倒塌的古寺的一個蓮花石柱底座上發現了《朱文叔開山碑》碑文,為了避免石碑被盜,村民又把石碑掩埋起來。一天,當地村民把此碑的情況告知了正在調查古代桂陽礦冶遺址的筆者,於是,《朱文叔開山碑》重見天日。

桂陽發現元代“山林權屬證”,郴州市最早!

△八角形的《朱文叔開山碑》

石碑為石灰石,八角形,直徑40釐米,高38釐米,頂部鐫有蓮花紋,底座刻碑文6行,共62字。由於石碑一直倒置於古寺石基,雖歷經700年風雨洗禮,文字還清晰可見,碑文如下:“大元大德三年,開山地主朱君文叔三郎置管山嶺,東至下山江,南至清水江倒水,西至大嶺分水,北至大凹山大江,四界分明,永遠為記者也。”

碑文講了些什麼?

碑文內容為朱文叔開發山嶺,清楚標明瞭所管轄的東南西北四至範圍,是一塊古代版的“山林權屬證”。碑文中的“下山江”是距離曹家坪不遠處的一個山莊,現今也屬於輝山村。該碑旁邊還發現有其他幾通清代寺廟的捐修碑。

桂陽發現元代“山林權屬證”,郴州市最早!

桂陽發現元代“山林權屬證”,郴州市最早!

△清代寺廟的捐修碑

後來,筆者又在曹家坪朱氏宗譜中找到了朱文叔其人。光緒十九年(1893)續修的《朱氏家譜》中記載,朱文叔為桂陽朱氏三世祖,“生於延祐三(1316),卒於洪武二十年(1387),字思安,習元皇教法,派三郎,刊像俸祀,祈禱立應。”碑文中“大德三年”即1299年,此碑距今719年,家譜中記載的朱文叔出生於碑刻時間之後,可能是修譜年代較晚,對朱文叔出生時間表述發生了錯誤。這也是一些宗譜的通病,即許多先祖的生卒年由於失考而靠推斷記載。

開山碑的發現有何意義?

輝山村曹家坪組位於我縣最高峰泗洲山東北麓,這裡溝壑縱橫,山高林深,密佈著許多古代礦洞,地下儲藏著豐富的銅礦、鉛鋅礦。筆者從《朱氏家譜》中還發現了一些當地朱氏打窿採礦的記載。綜合推斷,自元代起,輝山一帶就已人煙稠密。該地處於州縣交界的偏僻山區,可耕之地非常之少,而能人煙廣佈,可能與當地豐富的礦藏關係密切。

桂陽發現元代“山林權屬證”,郴州市最早!

△昔日的礦區輝山已復綠

郴州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羅勝強說,從已知信息推斷,《朱文叔開山碑》為郴州市最早的山林權屬界碑,此類石碑國內也鮮有存世,它的發現填補了全市中世紀山林界碑現存文物的空白,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