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明確年內四川要新建高標準農田380萬畝,那麼以山區丘陵為主的地方要怎麼幹呢?來看記者的報道。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在廣元旺蒼縣九龍鎮印鬥村,10多輛挖掘機隆隆開動,幾天下來,一彎彎零碎分散的“爛泥田”被填得平平整整,一塊約200畝的“大塊頭”農田漸漸成型。像旺蒼這樣的山區,每個勞動力一年只能耕種3畝土地,而在平原地區,一個勞動力卻能耕種50畝。機械化決定了耕種效率的高低,眼下,印鬥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剛剛起步。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廣元市旺蒼縣九龍鎮印鬥村村民 翟榮周:現在一改造,我們覺得土地也平整,適宜機械化耕種。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廣元市旺蒼縣九龍鎮印鬥村黨支部書記 翟杭周:下一年種上油菜花,來年搞個油菜花節。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截至目前,旺蒼縣已開工建設首批3.2萬畝高標準農田,涉及5個鄉鎮16個村,建成後,往年遭旱受澇的“瘦田”,將變成溝渠路配套、具有防災抗災能力的良田,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廣元市旺蒼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副站長 張林:我們優先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打造優質高效糧油示範區。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達州宣漢,當地更是探索出了“長藤結瓜”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從河流主幹線出發,串聯起山村裡散亂的田地,並逐個進行整治改造和提檔升級,從而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機械能下田。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達州市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羅本權:河流為“藤”,一個點一個點地建,一個片一個片地連,實現串點連線。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目前,我省正在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激勵評價辦法》,全省各地按照“省分片、市分縣、縣分村”的原則,在建設高標準農田中每畝補助不低於3000元,確保今年全省新增高標準農田380萬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700億斤。

四川新聞 | 建高標準農田 提升糧食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