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上島咖啡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人第一次去的咖啡廳就是上島咖啡。只用了短短七年,依託加盟模式,掛著上島咖啡招牌的門店在大陸就高達3000多家。而這兩年,全國各地的上島咖啡卻陸續上演歇業、關店的慘劇。上島咖啡的加盟方式,簡而言之就是:給錢就行!

品牌方只收取初次加盟費和後期續約費,加盟門店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上島咖啡收取了加盟費用後就基本撒手不管,既沒有早期的開店選址調研、指導,也沒有中期的銷售支持,甚至也沒有後期的營銷數據分析。除了一塊上島咖啡的金字招牌,缺乏創業經驗的加盟商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

上島咖啡作為品牌方,既不篩選加盟商的資質,也沒有一套統一的品牌管控標準,任由加盟商發展,在無形之間損害了品牌。上島咖啡依仗著品牌既有的知名度,仍專注於擴張、收更多的加盟費,疏於管理,怠於創新。上島咖啡不只面臨外來咖啡品牌的衝擊,還得面臨股東自有品牌的競爭。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瑞幸咖啡

創始人曾毫不諱言地說,Luckin coffee的目標就是要在中國市場上打敗星巴克。星巴克是直接到店內點單購買,非上班高峰,等待時長差不多5分鐘。到手的溫度,相較於瑞幸偏低,沒有燙手的感覺。Luckin coffee的外賣是由順豐快遞承接,滿35元免外送費,不滿則另外收取6元配送費。

豆漿太俗,牛排不夠方便小資,請喝咖啡才是最有格調的職場社交。消費型互聯網,核心就是抓住人。人不可能孤獨地存在,抓住社交;人喜歡美,抓住顏值;人喜歡錶達,抓住分享。瑞幸咖啡的星辰大海根本不僅是咖啡本身,而是咖啡社交,或是咖啡空間。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2018年底,瑞幸咖啡拿到了2億美金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22億美金,相當於這些老牌上市公司伊利股份、保利地產、洋河股份的市值。2018年初這家新銳咖啡品牌,帶著湯唯和張震代言的形象廣告,開始了鋪天蓋地的推廣。用瑞幸咖啡CMO楊飛的話來說,就是先用補貼“破壞”一個行業,再用互聯網的手段去重造。

現在好一些的寫字樓都拒絕外賣上樓,你還得自己下樓去拿,一想到要從工位裡站起來,去等電梯,然後和外賣小哥聯繫,再在樓下等,再上樓……很多人就放棄了。要不是看在卡里有券的份上,或者有買贈活動,很多人真的不會想到去點瑞幸。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燒錢營銷可以做三個月,一年,但絕對做不了兩年,三年,而如果一停止補貼,又有多少用戶留存,誰都沒有把握。開店容易,經營好店卻不容易,而瑞幸的團隊基本沒有線下門店的管理經驗,特別是當從100家店到1000家,甚至2000家,5000家時,管理模式幾乎都達到“隔行如隔山”的地步。

據美國咖啡協會數據,在美國,大約64%的成年人每天都喝咖啡,而這是自2012以來的最高比例。與此同時,美國人在咖啡上花的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據國際咖啡組織和美國農業部數據,在過去四年間,中國的咖啡消費增長了近兩倍,咖啡進口量每年增長16%,而美國卻只有2%。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目前在中國大陸,人均每年只喝3杯咖啡,而英國是363杯,美國則為250杯。Bulletproof,也就是風靡美國的“防彈咖啡”,將黃油、椰子油添加到咖啡中,試圖為人們提供恢復元氣和能量的新型飲品。迴歸到本質,對於消費者來說,不管什麼品牌,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最終想要的都只是一杯好喝的咖啡。

瑞幸咖啡的門店分為旗艦店(Elite)、悠享店(Relax)和快取店(Pickup)三種,旗艦店的面積最大;悠享店其次;快取店一般只有一張桌子,僅供2-3人堂食。從試營業開始,瑞幸就用大幅度的補貼開拓市場,經常推出免費咖啡和打折活動,折扣力度最低可達1.8折。

商業解讀,咖啡兩大行業的崛起之路,成功絕非必然

短短5個月內,瑞幸在中國開設了500多家分店。要知道,英國咖啡連鎖巨頭COSTA用了長達13年時間,也不過在中國市場開出了400餘家線下門店。絕大多數人對瑞幸咖啡的品牌認識集中於“便宜和方便”兩個詞語。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7月,並於2018年1月1日正式線下試營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