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國年輕人的觀念鉅變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斷子絕孫是最大的詛咒,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是現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發生了觀念鉅變,他們普遍認為:如果不能夠給小孩提供好的教育,寧可不要孩子!這是中國社會數千年來首次出現的觀念鉅變,非常值得研究。

「原創」中國年輕人的觀念鉅變

在過往的時代,中國人信奉的是好死不如賴活,活下來就是賺到了!按這種觀念,現代社會要“賴活”著實在是太容易了,比如做個保安、送個快遞、做個家政什麼的,不需要任何學歷,混個“吃香喝辣”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呢?絕大部分中產階級父母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普通勞動者,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雖然“吃喝不愁”,但是屬於“人下人”,在各方面遭受歧視,比如他們的孩子難以上學、他們的醫療沒有保障、他們的退休沒有保障,甚至他們居住的地方都隨時可能被清理,是社會的邊緣人,這是中產階級父母心裡上無法接受的。在以前的中國人看來,這是無所謂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多子多福!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就是對得起他了。但現在這一代年輕人則首次出現了鉅變,他們對人生開始有了選擇傾向,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人生,則寧可不要後代!這的確是一個全新的文化現象。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孩子讀較差的學校?不接受他們將來處於一個比較低級的社會階層呢?有人說,是因為他們經歷了艱苦的奮鬥,覺得生活太很艱辛了,所以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重複這個過程。但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真正艱辛的底層人士反而無所謂,生的孩子還多一些。這些中產階層往往還是工作事業比較成功的人,他們肯定不是最艱辛的。如果我們再看看中國的歷史:幾十年前、100年前、幾百年前,那些時代是一個什麼狀況?可以說,比現在的中國人活得累多了、苦多了,甚至飯都沒有吃,餓死的都很多呀!與這些時代的中國人相比,現在的人能叫苦嗎?很顯然,他們並不是最苦的一代人。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不接受他們現在生活,那是為什麼呢?很顯然,觀念改變了!

在我看來,這一代中國人他們實際上過著遠比以往的中國人更好的生活,但同時他們的精神需求也大幅度提高了。他們有著更開闊的眼界,更高的對於人生意義感的追求。他們普遍接受了現代文明中關於平等、尊嚴、權力、生命意義等價值觀念,你再讓“他們好死不如賴活著”,已經不行了。所以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成為社會中的“人下人”、被人歧視。他們認為這種失去尊嚴的人生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夠進入好的中小學,最後進入社會的中上階層,就寧可不要孩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等級社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處於社會底層的人飽受各種歧視和羞辱。這種精神上的痛苦和壓抑,在底層人普遍很矇昧的時代,也是相安無事。但在現代社會,人們普遍接受了十年以上的教育,都具有了自我意識,很多環衛工人也擁有了高中甚至大學學歷,你再去搞什麼人上人、人下人,很多人就痛苦不堪。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那些所謂的“人上人”其實也是普通人,其中很多人在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思維能力、道德品質方面還不如“人下人”。這更加讓人難以接受。

在現代社會,雖然底層的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他們被歧視、被視為“人下人”的這種文化觀念並沒有改變。在社會保障、醫療、孩子教育、退休養老等方面,“下等人”遭受著各種歧視,甚至在人格上也遭受貶低。比如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就會遭受那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的歧視,甚至是辱罵,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運作的,這些孩子的父母也就這麼認為的,而我們的各種政策也是如此這般的實行的。這種等級歧視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對於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對待人生有一定要求和追求的人,他們肯定是不接受的。他們自己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不接受也得接受,但他們可以選擇不生孩子,讓自己的生命基因斷絕於這個社會。這也是一種堅決的態度。

所以現在很多人說:與其無法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品質生活,還不如不要孩子。尤其是要讓自己看著孩子不能進最好的學校唸書,感受到自己的孩子被世俗社會排擠,就會產生對不起孩子的愧疚感受。

現在我們國家鼓勵二胎,因為中國人的生育率實在太低了,已經是全世界倒數第一,據說不到1.0,每一代人減少50%。按這個速度下去,兩三代人以後漢民族就會崩塌到原有數量的15%左右,曾經燦爛輝煌的漢民族很可能就不再成為這塊土地上的主要族群。現在國家也在想辦法提高生育率,但是八零後九零後的生育慾望很低,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環境等級尊卑還是很盛行的,他們從內心不認同的這樣的文化環境,所以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帶到這樣的一個世界上來。

所以我們的社會文化環境一定進行升級,要真正的把人的平等、消除歧視、愛與尊重等價值落地,這樣才能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水平和精神文明相匹配。當我們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年輕人具有了感召力,願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育率才能真正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