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駕駛”,我快樂!

古時候的駕駛員不叫“駕駛員”這個名字,更沒有“司機”這樣的稱呼。那時候的稱呼非常“牛掰卡拉斯”、“高大上”,直呼“御”或者“御者”。而且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一。

日本人叫“運轉手”或“運轉士”,現代人更會“忽悠”!管司機、駕駛員朋友叫:“核心資源空間轉移師”。

御者的地位在古代可謂空前絕後。中衍被當時的中介公司(職業介紹所、人才中心、獵頭公司)推薦給太戊帝趕車,而且太戊帝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中衍為妻。中衍後來還被老丈人提拔為“公務員”,從一個馬伕“逆襲”成功升級為“大夫”,比卿小的“五品官”。足夠讓人羨慕嫉妒恨吧,這足以說明了那個時候當一個駕駛員是多麼的“傲嬌”!

也不能光看人家風光無限“牛掰”的一面,那時候的趕馬車可不是隨便哪一個人就能花錢報名上“駕校”學習的,首先你不但要有好的人品,還要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那時候沒有交規和“紅綠燈”、“電子眼”,全憑技術過硬,遇到“酒駕”或者心理素質差,搞不好就是“車毀人亡”。

那時候只有當官人家才能有車坐,而官越大拉車的馬越多,不像是現在汽車好駕駛,首先要學會餵馬、馴馬,還要和馬稱兄道弟交朋友好吃好喝侍候著,要不然它不拉車還“尥蹶子”踢你。不像現在去加油站加一箱油能跑幾百公里。

造父學車的故事裡講“教練”泰豆三年沒有正式教造父如何駕駛“趕車”技術。泰豆這個“”教練“教學非常嚴謹:理論課有“靠心指揮”,“內心放鬆”,“端正坐直”,“6根韁繩不亂”,“24只馬蹄落地不差分毫”,“倒車轉向”,“或退或進”,“吁吁喔喔”沒有不合拍的。這樣,車道的大小僅能容車輪就夠了,馬蹄踏的寬度之外,不必有多餘的地盤;從來不會覺得山谷的崎嶇危險,原野的寬闊平坦都一樣。……

比起現在學車口訣:“一踏,二掛,三喇叭,四手剎,五轉向,慢抬離合把油加……”現在的“蛇形路,獨木橋,定點啟停,倒車移庫,爬坡下坡跨障礙”,要難太多!就這樣我們學起來還經常“起步三點頭,拐彎猛加油”……

不過現在的駕駛員也不容易。不論是公司還是公務車駕駛員,不但要開車技術過硬,還要參與客戶、上級領導接待(包括會議、餐飲、住宿安排、接待方案的擬定和跟進等)、迎送、陪同;不但要了解旅遊景點參觀及講解,還要蒐集並熟悉本地各色餐飲、酒店、休閒娛樂等相關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