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一方戲臺,戲夢人生

戲裡戲外,孽債情緣

誰說戲子無情?

孟小冬(1907年-1977年),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園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劇優秀的女老生,人稱“冬皇”。是京劇著名老生餘叔巖的弟子,餘派的優秀傳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氣,唱腔端嚴厚重,坤生略無雌聲。孟小冬一生坎坷,1977年在臺灣去世。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01

孟小冬7歲登臺,12歲掛牌演出,1925年她離開上海初闖京城時,正值18歲青春妙齡。她舉止優雅,氣質高貴,楚楚動人,當時北平的許多人都以她為心目中的偶像,暗戀於她。

這段時間,也正是梅蘭芳訪日返京後的日子。一個是伶界大王,一個是坤伶鬚生泰斗,一個如日中天,一個光豔爍人,可謂旗鼓相當。這也開啟了孟小冬宿命中的劫難。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情竇初開的少女碰上成熟帥氣梅蘭芳,怎麼能不淪陷呢?

兩人在堂會中不斷合作,同臺演出《梅龍鎮》、《四郎探母》等,後來又一度在開明大戲院聯袂演出《二進宮》。二人本是梨園同行,相互欽羨,惺惺相惜;不斷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愛慕之情。從此,開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情到深處梅蘭芳向她求婚了。然而現實的阻力擺在了眼前,一方面,梅蘭芳已經有兩房妻子,另一方面,孟家怎能允許自己女兒做小妾?

梅蘭芳承諾,你若嫁過去,便和另一個夫人福芝芳平起平坐,不算偏房。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20歲的孟小冬嫁給33歲的梅蘭芳,可梅蘭芳的二房妻子福芝芳不讓孟小冬進門,無奈之下梅蘭芳和孟小冬住在東城無量大人衚衕的一所四合院裡。此院名為“綴玉軒”,梅蘭芳的許多朋友常聚集在這裡,說古道今,談文論藝。

婚後的生活,平靜而甜蜜,梅蘭芳外出,她就躺在蔓椅上聽留聲機,或者靜心讀書練字,對外面金屋藏嬌的傳言她充耳不聞。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02

然而,祥和的氣氛中,一場凶兆即將來臨。

1926年的某一天,梅家會客廳裡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著淺灰色西裝,面貌清秀,文質彬彬,面色蒼白,他就是這起血案的主角王惟琛,當時肄業於北平朝陽大學。王對孟小冬心儀已久,無奈孟此時已成為梅蘭芳的情侶,因此他懷恨在心,到梅宅尋釁。

一場槍擊案打破了平靜。綴玉軒發生如此血案,社會輿論大加炒作,一時沸沸揚揚,種種緋聞,撲面而來。梅、孟不得不仳離。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1930年,梅蘭芳的嗣母去世,孟小冬聽聞自然想要為婆婆奔喪。她剪去長髮,披麻戴孝來到梅宅,哪知被下人口稱“孟大小姐”攔在了門外。原來,梅家一直把她當作外人即使是梅蘭芳,也讓她快回去。

孟小冬經此打擊,痛不欲生,一度於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門。此後數年,她堅決避免與梅相見。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會中,南北名伶匯聚一堂,她卻因梅在場,避而不出。二人最終連合作的機會都沒有了。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孟小冬和梅蘭芳

03

她想要的只不過是梅蘭芳把她當做正妻態度!委曲也不能求全,那麼不要也罷。為了徹底結束這段感情,孟小冬去上海找結拜姐妹姚玉蘭。姚玉蘭已經是杜月笙四姨太。於是,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梅蘭芳答應拿出四萬元作為離婚補償。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孟小冬《四郎探母》

04

杜月笙是什麼人呢?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人稱上海灘的“地下皇帝”。

其實杜月笙對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開始了。1929年他雖然娶了名鬚生姚玉蘭,但對孟小冬依舊念念不忘,而他只是表達傾慕之心後,再無任何舉動,希圖找機會接近她。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愛情有的時候很神奇,梅蘭芳充滿柔情,卻辜負了孟小冬。杜月笙表面上是心狠手辣的流氓,但在愛人面前,傾注了所有的溫柔。

1946年,已返回滬上的杜月笙,又讓總賬房黃國棟寫信給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於想念膩友,也就不再推託。姚玉蘭的噓寒問暖,杜月笙不露聲色的敬重體恤,使她感到數年來未曾有的溫暖,她那孤苦無依的心靈又找到了依託。孟小冬感於杜月笙數年來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蘭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滬不久,終於以身相許。

05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隨杜一家遷居香港。此時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門後,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擔子。而侍疾也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責任,因為她的相伴已經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一九五零年,到港不到一年,杜月笙決定離開香港,出國。出國前夕,孟小冬冷不丁問了這麼一句話:我跟著去,算使喚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呢?名分,她還是耿耿於懷,無法忘記梅蘭芳帶來的傷害。

話一出口,杜月笙怎會不明白。不顧家人的反對,杜月笙拖著病體和孟小冬舉行了婚禮。

父親在去世的一年前和她結婚就是給她一個名分,否則在遺囑裡怎麼分財產呢?除了我們家人之外,那天參加婚禮的人並不多,大家一起吃了頓飯,拍了幾張照片。婚禮的照片現在還存在上海歷史博物館裡,其中有一張相片是我與馬連良、萬墨林和孟小冬弟子錢培榮的合影。婚禮那天,孟小冬很高興,久病的父親也難得有了精神,他帶病陪客。這段婚姻無所謂誰成全誰,他們之間是有感情的,我父親一向重視她的藝術成就,孟小冬也很仰慕我父親,她同父親結婚不是報恩,也不是無奈的選擇。

——杜維善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孟小冬與杜月笙

這一年,已是美人遲暮,英雄末路,孟小冬42歲,杜月笙63歲。好景不長,一年後,杜月笙去世。

杜月笙死後,孟小冬獨居香港,深居簡出,專心教授弟子。孟小冬並不隨便挑選弟子。只有具有天賦、意志堅強又迷戀藝術的人才能有資格做她的學生。晚年在姚玉蘭的幫助下,孟小冬前往臺灣,度過了最後的十年。

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梨皇孟小冬終離世,享年七十歲。張大千題“杜母孟太夫人墓”,終如願以償。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晚年的孟小冬與張大千夫婦

06

世人常說說孟小冬清冷高傲,其實不然,她是個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如若當年不是真心喜歡梅蘭芳,又怎會甘心無視妻妾等級、放棄事業跟隨身旁。倘若不是心甘情願,又怎麼會做杜月笙的第五房姨太太。

孟小冬: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委屈求全

愛過知情重,醉過才知酒濃。單純如她,愛了就奮不顧身地愛一場,聰慧如她,自知委曲求全得來的愛不會長久,灑脫如她,何必低到塵埃裡,該放手時絕不含糊。愛你時粉身碎骨也願意,不愛了路遠馬亡也分離。

孟小冬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梅蘭芳不肯給,那麼,杜月笙給,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