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施2.3萬億刺激經濟大招,特朗普看到了什麼?


近幾天的兩個關鍵新聞:

1、全球疫情:確診病例超過162萬,死亡9萬7千人,其中美國確診病例近47萬,死亡人數1.7萬人,美國疫情震中。

2、美國:繼2周前通過了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後,美聯儲4月9日再出重拳,再出2.3萬億美元貸款計劃,強力刺激刺激。

美國再施2.3萬億刺激經濟大招,特朗普看到了什麼?

僅僅時隔兩週,美聯儲為何再出如此極限大招?美聯儲和特朗普看到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特朗普眼中的政策底在哪裡。一個非常好的標杆,就是美聯儲針對銀行體系進行壓力測試中的最壞場景

經過2008年的次貸危機,美聯儲意識到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重要性,再亂銀行也不能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修復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通過以多德-弗蘭克法案為核心的一攬子金融監管法案,該法案被認為是“大蕭條“以來最全面、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與此同時,美聯儲要求美國銀行業每年進行極其嚴苛的壓力測試,如果銀行不能通過該測試,需要銀行補充資本金,增強抗風險能力。

美聯儲公佈的銀行業壓力測試中最悲觀假設:嚴重不利情景,反映了美聯儲能夠設想到經濟最壞情況。這個最壞情況,應該就是美聯儲眼中的政策底。

那這個政策底,到底有多深?

美國再施2.3萬億刺激經濟大招,特朗普看到了什麼?

來看看這個“嚴重不利情景”的假設:

-全球經濟嚴重衰退

-美國失業率上升至10%

-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7.5%

-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

-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企業貸款市場壓力升高

按照這個最壞情況,美聯儲測算,美國35家大型銀行將合計損失5780億美元。對於美國經濟,這個底夠深的,要知道美國經濟近十年來一直維持到2-3%的增長率,失業率低於5%,各項經濟數據非常健康。估計當時設計這個最悲觀情景的經濟學家們都會以為,這種最悲觀情景,自己有生之年是見不到的。

誰能想到,造化弄人,才十年不到,美國經濟已經狠狠摔倒坑底。

美國再施2.3萬億刺激經濟大招,特朗普看到了什麼?

現在全球及美國的情況怎樣?來看最新的一組經濟數據和新聞:

-全球經濟:由於疫情延續,全球經濟陷入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美國失業率:上週又有660萬人申請失業救助,失業人口超過1600萬

,失業率已經高達15%

-美國GDP:高盛預測,美國一季度GDP將下降9%,二季度降幅達到34%

-美國資本市場出現嚴重的流動性枯竭,前期爆倉的全球最大的橋水對沖基金,就是因為在國債上加槓桿,國債流動性枯竭,而導致爆倉的。

-美國已經出現提供房貸的銀行和信託機構因借款人違約,出現流動性危機而倒閉。連美國政府控制的住房信貸擔保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都發出預警,如果疫情持續數月,這兩家機構將會由於購房者大批量出現違約,而尋求政府緊急財政援助。

由此可見,疫情僅僅在美國爆發才一個月,美國經濟已經狠狠摔到了坑底。從以上經濟數據來看,目前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已經超過了美聯儲壓力測試中最壞情況。

政策底已經被疫情擊穿,

下一個底部在哪裡?保守估計,疫情將延續到下半年十月份,經濟才能夠逐步恢復正常,隨著經濟繼續停擺,一個可能的路徑是大量企業關門倒閉,失業率可能繼續飆升至30%,全年GDP萎縮20%,大批中小銀行倒閉,按照這個估算,美國經濟會在現在的情況下繼續惡化一倍以上,僅大銀行的損失將超過1.2萬億美元,考慮到中小銀行倒閉和企業的倒閉,美國經濟的損失將高達數萬億美元的規模。

對於特朗普,這是個可怕的夢魘。特朗普是個商人,頭腦非常清醒,這個結果或許他早早就已經看到。

美國再施2.3萬億刺激經濟大招,特朗普看到了什麼?

全說風險通識: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及CCAR

美聯儲從2008年次貸危機中得出的教訓,認為金融機構在風險量化實踐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最突出的一點是對於極端事件關注不夠,對於這類事件給銀行資本充足率造成的衝擊、對銀行持續經營能力形成的挑戰,以及風險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快速擴散缺少有效管控。為此,2009年美聯儲提出了綜合資本分析審查監管體系(Comprehensive Capital Analysis and Review,簡稱CCAR),重點關注金融機構抵禦實質性非預期損失的能力,以及大型金融機構在極端不利情景下持續經營的能力。

用風險通識來理解,就是評價銀行在出現極端的黑天鵝事件(比如全球性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戰爭、金融危機等)時,銀行能否經受這些極端事件衝擊而不倒。如同普通老百姓,需要時刻保證家中有餘糧,銀行有存款,即便出現天災,也能夠保證有飯吃,有錢買生活必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