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01

自残的孩子就像墙角的花。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疫情至今,两个孩子的跳楼事件令人心碎。

一个因为家庭贫寒,买不起手机,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事一出,教育局不安了,让学校关心关爱贫困生,杜绝因网课发生安全事故。移动也站出来精准扶贫,对贫困生采取免费送流量的方式进行帮扶。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另一个是天才少年,心理问题不少。遇到烦恼自己一跳了事。

其实,贫困生不少,心理难受的人也不少。但是别人怎么能抗住各种压力,而这些孩子会是“玻璃心”,遇到挫折就赌上自己的生命。

关键原因是这些孩子内心的认知问题,一个生长在墙角的花,他总是孤芳自赏,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地,也不懂得变换一种思路。

一个人自我感觉一向良好,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觉得是外界因素造成的,而且觉得这种问题无法解决,自己就像跳进了井里的青蛙,再也无法脱身。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当这种绝望产生时,满目所见只有“高墙”,人生的阳光已经被遮挡,于是就产生自杀的念头。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孩子之所以会有一颗“玻璃心”,这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成长之路,就是琉璃铺设,所以才会这般脆弱。

02

“玻璃心”的养成记。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可能有人会说是贫穷造就了这种“玻璃心”,但是四十年前,人们生活条件更差,甚至吃不饱穿不暖,却很少有跳楼事件,难道是因为当年的楼少吗?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决定一个人成长经历的外部环境很重要,因为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他一直在努力成长,当环境恶劣时,他会努力把根伸进泥土里,让自己站成一棵坚强的树。

如果风调雨顺,泥土肥沃,树苗就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努力,就在安逸中活着。遇到狂风暴雨时,这样没有根基的树木就会葬身灾难之中。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一个孩子也是如此,他的玻璃心都是因为成长环境孕育的。计划生育后,一个家庭生养的孩子只有一两个,所以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很疼爱孩子,全家人把孩子当宝贝一样宠爱,一个委屈都不让孩子受,结果,孩子就成了皇帝,离开了家,没人宠爱和谦让就会接受不了现实,做出自残的事情。

除了无条件宠爱,还有过度赏识,也是造成孩子心浮气傲的原因。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活得自信一点,所以把“你真棒!”“你很了不起!”挂在嘴上,这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佼佼者,谁也不如自己。

在这种唯我独尊的认知中,就会把自己抬得很高,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发现真实的社会并不是这样,就会难以接受,觉得天崩地裂,无法生存了。

所以,让孩子早早地认识到社会的残酷,揭示这种真相,对孩子更有益处。

当孩子受到批评时,不妨告诉孩子,良田里会长野草,老师在帮你除草,这样才能让庄家长得更好。如果孩子觉得老师除草时拔起了一棵苗,也要让孩子明确,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草和苗生长的地方太近了,难免发生失误。

正确引导,让孩子明事理,就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了,也能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变得心胸宽广了。

03

把“玻璃心”磨砺成磐石。

一个孩子总是乱发脾气,他的爸爸就让他生气的时候在树桩上钉钉子,等不生气的时候,在拔掉钉子。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钉子可以拔掉,脾气也可以慢慢控制住,但是留在树上的洞却无法消失。

这些不能消失的洞代表了对别人的伤害,孩子在心情平静的时候,终于可以考虑自己造成的后果了。

当他懂得这些时,就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时,疼爱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比碗重要,碗打碎的声音已经吓到孩子了,不能再去批评了,赶紧过来安抚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能被任何人“教训”,心就变得脆弱起来。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还有一些“明理”的父母,他们觉得碗已经破了,批评孩子也不饿能让碗复原,还是算了,反正也不差那一个碗。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犯点错误没什么大碍,反正自己比那些错误重要,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孩子犯更大的错,错到自己都害怕,就用死亡来逃避一切。

所以,遇到孩子犯错误时,无论大小,都要让孩子可以避免犯错的,比如,怎样使用碗,才能让碗保持完好无损。以后要怎样做,才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认识到错误,并学会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样的纠错避错中,孩子就学会了长大,也就明白了,遇到错误时,要想办法止损,而不是逃避。

有了担当,孩子就不会满心恐惧,只想一死了之。

所以,把“玻璃心”磨砺成磐石很重要,让孩子面对挫折,在困境中生长,才能变成独立勇敢的个体。

04

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

小鸟总要学会离巢,独立生活。

我们养育孩子,也是希望陪伴孩子健康长大,有一天孩子能独立生活了,也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可是,现在的父母是一万个不放心,担心孩子读不好书,读完书了担心孩子没有房子,买了房子担心孩子没有车子,买了车子担心孩子娶妻子,娶了妻子还要养孙子······一辈子都有操不完的心。结果,孩子越养越长不大,总是“啃老”,还变成了“巨婴”。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小,只想让孩子陪自己慢慢变老,可是当年的“追着喂饭”,“哄着睡觉”,“百依百顺”,“不忍孩子哭闹”,等等的溺爱,都是孕育“玻璃心”的帮凶,孩子的脆弱,承受不起生活中的压力,让父母最后一丁点的期望都化为泡影了。

孩子“玻璃心”,都是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事


所以,做成功的父母,首先要懂得自然法则:适者生存。让孩子在大环境中历练,遇到困难要明白,这就是炼钢的必经之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勇敢面对。

在生活中,犯了错误要批评,还要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并及时止损,能知错避错,才能长大。

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才能幸福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