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夷陵之戰劉備身處絕境,為何趙雲能將其救出?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寵兒.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夷陵之戰。蜀軍士氣很強,一開戰就把吳軍打得丟盔卸甲,接連攻佔了很多城池。照這樣打下去,江東肯定是凶多吉少。陸遜作為孫權欽點的大都督,他在冷靜分析了地形之後,以退為進,最後用火攻反敗為勝。蜀軍多半都葬身火海,就連劉備也勉強突出重圍。劉備能夠保住性命,還要仰仗趙雲的拼死相救。那麼,當時形勢如此兇險,趙雲是如何幫助劉備脫身的呢?

再看三國:夷陵之戰劉備身處絕境,為何趙雲能將其救出?

劉備親率大軍伐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戰果。陸遜自知正面交鋒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採取驕兵策略,實施戰略性的撤退,一直把蜀軍引到了夷陵。要知道,這裡可是東吳最後的防線,陸遜這一計可以說是非常冒險。但是細節決定成敗,雖然東吳兵力不如蜀軍,可陸遜一直都在等待一個時機,他就是要等著劉備吊以輕心,然後給其致命一擊。在沒有防備的情形下,劉備只能狼狽逃命,丁奉等人緊追劉備不放。張苞帶著劉備一路狂奔,吳軍在後面窮追不捨,很快又被蜀軍包抄。張苞和關興二人正想帶劉備突圍,又碰上陸遜和朱然。

再看三國:夷陵之戰劉備身處絕境,為何趙雲能將其救出?

看到這種情形,劉備料定自己是沒有活路了!就在這種危急關頭,趙雲帶領一眾人馬殺了過來。趙雲可是個突擊高手,他二話不說就殺入到吳軍的包圍圈裡,吳軍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趙雲當時名聲在外,連曹操都對其讚賞不已,吳軍聽聞他的大名都嚇破了膽,竟然無人敢上前阻攔。看到趙雲氣勢正盛,陸遜自知不是對手,只好選擇撤退。大都督都被嚇跑了,底下的將士自然也不會再去送命。可以說,趙雲的威名讓吳軍望而生畏,他的威懾力是關興和張苞等人無法與之相比的。

再看三國:夷陵之戰劉備身處絕境,為何趙雲能將其救出?

趙雲是個行事謹慎之人,他在守護劉備撤退的時候選擇了一條更為穩妥的路線。而且趙雲在趕來的時候,就已經在白帝城各處關隘作好了準備,否則他們這一路也不會走那麼順暢。當時仍有一部分蜀軍在與敵人廝殺,劉備也想跟這些將士共存亡。趙雲深知再拖延下去形勢對劉備不利,趕緊勸他先保命要緊。為了讓劉備能夠安心,趙雲還派援軍救助那些留在前線的士兵。如果趙雲當時和劉備一樣拖拖拉拉,那肯定會延誤逃命的大好時機,由此可以看出,趙雲是個做事果斷且顧全大局之人。

再看三國:夷陵之戰劉備身處絕境,為何趙雲能將其救出?

最後,趙雲能救出劉備也要感謝諸葛亮的八陣圖。陸遜在追擊劉備途中看到一些奇怪的石頭,聽說是諸葛亮佈下的陣,陸遜覺得這是故意虛張聲勢,所以就沒有在意,直接帶人闖了進去。可他這一進卻發現自己出不來了,陸遜這才嚐到諸葛亮的厲害。看到諸葛亮留下的螳螂和蟬,陸遜知道這是一種警告,於是就不敢再追。當然,這段故事有些玄幻色彩的,可能是小說有意要突顯諸葛亮的厲害。但是不管怎麼說,趙雲能夠救出劉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他的忠勇與智慧都值得欽佩!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寵兒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