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二)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二)


他的一生來的並不容易。據他的母親在他六歲的時候告訴他,他是在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的,出生的地點就是這座南京城。當時叫做應天,順應天命的意思。每次聽到底下有人罵他的時候,他總會尋這個理由來安慰自己,他這麼做不過是順應了天命,從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並非他有意為之。他的出生與老爹而言並不是什麼喜事,因為那會兒他正與一個叫陳友諒的梟雄打仗,戰況並不順利。

老爹甚至沒來得及看他一眼就匆匆忙忙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至於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他從小被人喊做老四,這個代號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老爹通過幾十年的廝殺,終於在亂世中打造了一片江山。

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極做皇帝了,才想起自己還有七個兒子沒有取名字,此時,天下基本上已經安定了,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

……曰棣……

這一年,他七歲。帝王家的孩子雖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但較之尋常百姓責任也重了幾分。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二)

洪武三年,他受封燕王,居北京。

這一年他才十歲,還是一個孩子便開始承擔守衛父親打下江山的重責。他讀書不多,但行軍打仗卻是很有一套。短短几年的功夫,他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在軍中的威望幾乎快趕上了自己的岳父徐達

在他塞外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華的時候,他的大哥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楓先後去世,作為老爹第四個兒子,他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無論怎麼看,老爹打下的這份家業該他來接手了。他甚至在許多時候做好了接手的準備。可老爹卻選擇了侄兒,巨大的落差與失望讓他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家族的企業容不得他反駁什麼。如果說自己的侄兒是個強悍的執掌者他也就算了,可那一次的對比他分明看到侄兒的無用。老爹選擇了他不過是無奈之舉。

正真理想的人選是他。這個念頭在心頭久了,他也就當真了,甚至很多時候他都被自己這個大膽的念頭給嚇得從睡夢中醒過來。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了十五年才落恢復了正常。這一切全是一個叫姚廣孝的和尚幫的忙。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二)


哪天,一個沉默的和尚突然衝著他說:“燕王殿下,貧僧願意跟隨您。”他並沒有覺得這和尚大膽,反而覺得有趣,便問了句:“為何?”“貧僧有大禮相送。”“何禮?”“大王若能用我,貧僧願意送一白帽子給大王!”

他聽聞此言,立即知道這和尚話中之意了,他雖讀書不多,但王字上面加一個白是什麼字兒,他心知肚明。從那一刻他便知這個人是老天派來幫自己的人。和尚果然不負他的期望,從入府的第一天就幫他謀劃一切。短短几年,他便擁有了奪取家產的勢力。坐在豪華辦公樓的建文帝也並非一無所知,趁著他羽翼未穩,率先下了手。

他兵馬準備不充足,不得不裝瘋,這個伎倆用過的人都很多,越王勾踐、孫臏、司馬懿、李忱都用過,並且成功矇蔽了他們的敵人,成就了自己的霸業。今輪到了他了。如 為了裝的得逼真,他不惜惡搞自己的身體,成天裝瘋賣傻胡言亂語,經常頭一歪就躺倒在地又蹬又踢,好幾天都不起來。

建文帝派人去探視,正是大夏天,他居然坐在火爐邊烤火,嘴裡還不停地叫冷。建文帝這個笨蛋竟然就相信了他的鬼把戲,不再把他當成威脅,還偷偷樂了好幾天。

一個做大事的不能承受失敗的打擊而輕易放棄的的人永遠難建功業,自古英雄總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無數的夜晚,他都是這麼告誡自己的。老天爺並沒有虧待他,裝瘋的日子裡,他的兵馬準備充分。在姚廣孝的策劃下,他親自率領燕王府八百將士殺了出去,豎起的大旗是

“奉天靖難”

起先他是怕的,可路已走了出去,沒有回頭的道理。

朱棣——做皇帝我才是合適的人選(二)

一場廝殺後,他發現原來前面的路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難,原來自己的侄兒也有許多人不滿,原來,他的屁股下的龍椅是如此的不牢固。他不過用了四年,一路從北京殺到了南京。

今日谷王朱橞與李景隆

開金川門降,南京城徹底論為了他的掌中之物了,看著身後幾十萬大軍以及眼前金碧輝煌的南京城,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恨不得衝著侄兒大喊一聲:“這江山本就不屬於你,交給我吧?“

宮中的大火,讓他有些措手不及。好在結果不算最壞,那個人死不見人,活不見屍,只要他不出現,這天下就沒有他辦不了的事。他的想法很準確,不過幾十天的功夫,那幫盼著升官發財的官僚就開始來給他造勢了。他學著當年老爹的樣子,推辭了三次後,也就將屁股坐了龍椅上。他開始俯視著這個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