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相聲演員于謙哪裡圓潤?捧的好比郭德綱還重要

師勝傑回憶當年侯寶林聽他們幾對年輕演員的表演,看完之後都是搖搖頭、嘆口氣,說:不圓潤。

這裡的不圓潤,應該是指不夠自然。

于謙老師的捧哏就很自然。

他的人設很大程度上也是本職工作相當出色,相聲捧哏好,不用靠同行襯托。

培訓師:相聲演員于謙哪裡圓潤?捧的好比郭德綱還重要

1、相聲演員和培訓師一樣,有一樣重要的本領,叫“互動”

郭:慶祝一下吧,買二斤螃蟹。秋高氣爽,正是河蟹肥的時候。

於:吃河蟹?郭:來二斤螃蟹,緊著大個兒的挑。裝好了,給錢。拎著這五十多個螃蟹回家,我美得跟什麼似的。

於:你,你先等會兒,別說了,二斤螃蟹約50多個?多大個兒的螃蟹啊?

郭:這,這麼大吧。

於:你也不怕當五分錢給花嘍?

郭:你見過團臍的五分?

於:虧的您還能看出團臍來。

互動是一種非常好的課堂控制形式,能讓大家注意力集中,又能明確重點。

我們都有過上學時接老師話茬的經歷,老師肯定是正常上課,我們在臺下“神補刀”,結果大家都會被逗笑。

大家都知道老師喜歡和什麼樣的同學互動?不是亂講話的孩子,也不是一聲不吭的孩子,是在應該說話時說話的孩子。

最早的捧哏相聲演員,就是坐在離觀眾比較近的桌子外邊與逗哏演員互動的,後來再發展成站在桌子裡邊。

捧哏演員,就是這樣的一種特殊的存在。他不但知道老師在什麼時候需要互動,而且還可以添油加醋,讓互動更有意思。

2、捧哏演員為什麼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互動

郭:謙兒哥扛著自己的檯球杆出去打檯球去了。

於:哦,自己有杆。

郭:到了打檯球的地方,人家看見都鼓掌啊。

於:怎麼了?

郭:高手。

於:有外號?

郭:檯球界的杜蕾斯。

於:別,別胡說八道,人家那是,戴維斯。

郭:我說的是?

於:杜蕾斯。

郭:有什麼區別?

於:一個進得去球兒,一個進不去球兒。

其實他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都是與逗哏演員一樣,甚至水平更高,隨時都在備份著主演,控制著節奏,適當的時候與逗哏演員互動。也就是說,臺上有兩個高手在表演,一明一暗。

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要有節奏感,需要互動的時候就互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快。

3、捧哏演員還可以隨時被用來“砸掛”

郭:我是郭德綱,是相聲界的一位小學生,我旁邊這位可了不得,驢鞭。

於:待會兒,好傢伙,一不留神,您把我名字說的這麼壯陽呢。

郭:有意思嗎?這麼大人了,魚鞭。

於:越說越小了還。

講師培訓時,用學員的名字來舉例,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互動方式,當然上課時舉有趣的和正向的例子可以用學員的名字,負面的只能說自己。

但說相聲時不能說自己,比如說我自己傻,不嚐嚐差點就踩上了之類的,效果肯定不好。

郭德綱說過,你也不能說觀眾如何如何,只能用捧哏演員砸掛。

3、捧哏演員與逗哏演員的默契也是非常重要

據于謙說相聲裡有60%到70%是現場發揮,這個比例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

2016年綱絲節,老郭收觀眾的禮物,是一朵太陽花,

郭:來,於老師,您的菊花。

於:(花上面寫的)郭老師笑口常開啊。

有時候一兩句話的腳本上臺後就要變成一個很長的段子,沒有兩個人的默契是無法完成的。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的時候,有另一個人不需要你指揮,就能完成你需要的幫助,那你得多嗨皮?

三分逗七分捧,捧哏演員是優秀的互動者和“神補刀”,是臺上隱藏的高手,是被用來砸掛的最佳對象,是與逗哏演員有心有靈犀的最佳拍檔。

作為講師,能不能跟學員也有類似的默契,肯定是建立在對學員的充分了解之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我們的學生做好培訓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