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全彙總!

今天分享一些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同學可以認真看看,對你做閱讀理解會有幫助!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全彙總!


一、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1)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2)辨識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分析重點文意。

(3)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現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全彙總!


二、答案來源


A.採摘材料中的原文、關鍵詞語或語句(諸如抓住議論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

B.提煉篩選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再加以合併濃縮,留下重點語句。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全彙總!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審題,領會出題者意圖,圍繞題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問。

2.辨識文體,根據文體知識作答;答題應有條理、書寫規範。

3.遇到開放性或談看法感受的題目必須結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論點)來發散,可適當摘錄文中重點語句回答,並儘量結合實際感受、引用的相關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練概括。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全彙總!


四、文體知識備忘錄


說明文閱讀


1.明確說明對象

辨析說明對象可以:a.看文章題目;b.根據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

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事理說明文一般都採用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4、明確說明方法:

(1)說明方法

(2)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說明方法;b、再聯繫說明內容分析該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徵。

5、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答題規範

答:不能刪去,“xx”表示……,去掉後就變成了……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於絕對化)

6、明確說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

常用的結構模式: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議論文閱讀


1、找準論點

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來找論點。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或者分析題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考點:補充一個論據。(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道理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採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

考點:分析論證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論證方法;

2.分析該論證方法證明了作者的哪個觀點。(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採用論證方法的前一句)

3.論證結構:

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

4.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準確性、概括性)。

5.議論文一般開頭由某件事、一則名言、寓言故事等生髮議論。

所以它們的作用是:作為引子,引出論證的話題。

6.議論文常用設問句作過渡,反問句式以示強調。

(1)設問(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讀者注意,啟發讀者去思考,發人深思。(2)反問(手法)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強調作者的觀點,發人深思。


記敘文閱讀


文體知識: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

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敘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

(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

(3)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

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人物描寫\\細節描寫

(2)環境描寫的作用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6、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

(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

(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

(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說)的構思、佈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回答時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誇張、烘托、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象徵、託物言志等表現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

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的象徵手法。

10、當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

(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

(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

(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1)表引用(2)反語,表諷刺否定(3)表強調(4)特指

破折號:(1)表解釋說明(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3)表聲音延長(4)表插說或中斷。

省略號:(1)表內容的省略(2)表靜默或思考(3)表語言的中斷(4)表說話斷斷續續(5)表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12、小說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

小說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13、常見寫作方法;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準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瞭、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

17、圍繞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或感受

答題模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2-3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若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結合親身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