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皇帝,漢獻帝沒有實權,被曹操控制,完全是個傀儡皇帝。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曾經的皇帝成了山陽縣的山陽公。也許,許多人都認為他從此的人生是比較悲慘的,實際不然,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漢獻帝才活出了真正的瀟灑。

生活幸福的真諦,一方面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另一方面就是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丟了皇位的漢獻帝,卻等到了幸福來敲門。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一、賢妻曹節深明大義,曹丕逼迫丈夫退位,她怒擲玉璽,堅決擁護漢獻帝

曹操在受封魏公後,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同時嫁給了漢獻帝。在伏皇后被誅殺以後,曹操讓漢獻帝將其二女兒冊封為皇后,她就是後來和漢獻帝共擔風雨的曹節。

曹操將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主要目的就是監視漢獻帝。因為,曹操雖然能夠把控朝政,控制前方,但是對於後宮他卻無能為力,尤其是在發生了伏皇后的事件後,他便想出了這個嫁女兒的方法,來更全面的掌控漢獻帝。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但是曹操恐怕沒有想到,女兒曹節深明大義,嫁給漢獻帝劉協以後,一直都和丈夫站在統一戰場,根本不會給曹操提供不利於漢獻帝的情報。曹操死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

曹節當時掌控著玉璽,曹丕派人前來討要玉璽,妹妹曹節卻絲毫不給曹丕面子,數次將派來的人罵走。最後,看實在是擋不住了,就生氣地將玉璽扔出去,並詛咒曹丕:“你們一定不會長久的!”這句詛咒最後還真應驗了,曹丕確實登基後沒幾年就去世了。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二、漢獻帝被廢成山陽公,她不離不棄,為防拆散,屈皇太后大駕到山陽縣

漢獻帝被廢以後,曹丕將他封為山陽公,管理山陽郡縣。曹節對其不離不棄,也跟隨其到了山陽郡縣。每逢佳節,本應該女兒去探望母親。但是曹節怕自己也像孫尚香那樣,有去無回,被扣押在皇宮中,從此無法和自己的夫君團聚。

於是,她就寫信給卞夫人,也就是當時的皇太后,讓卞夫人來山陽縣小聚,以解親情之思。卞夫人也是深明大義的女人,她懂得女兒的心思,也就屈尊到山陽縣看望自己的女兒。從此,每逢中秋端午,當地漸漸流行起了母親去探視女兒的風俗。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三、賢妻為漢獻帝找尋生活價值,行醫治病,充實餘生

漢獻帝成為山陽公,雖然地位上不比從前,但是卻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身為皇帝時,他沒有實權,不用決斷朝廷大事,閒來和皇后一起研讀醫書,因此也學會了不少的看病方法。兩人到了山陽縣後,在曹節的建議下,開始了懸壺濟世,為人治病的生活。

當初的皇帝,如今成了大夫。因為曾在皇宮中接觸到醫學書籍比較多,再加上有身邊的御醫可以隨時請教,所以現在身為山陽公的劉協醫術十分了得,為那些窮苦的百姓治病,也不要人錢,得到了當地百姓的稱讚。這也讓他平生第一次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四、夫妻兩人發展當地教育,提倡貧富教育無差異

由於當時戰爭不斷,學校變得也荒廢了。為了讓孩子們讀上書,夫妻倆建立學堂,興辦教育,並且允許窮人家的孩子免費讀書,提倡貧富無差異教學制度。

曾經劉協夫婦靠著精湛的醫術救助了一個難產的孕婦,這位孕婦正好是當時一位大學者的兒媳婦,這個大學者就是卜尚。卜尚是孔子弟子的後人,學識淵博,他感念劉協夫婦的援助之恩,自願為兩人發展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有這樣一位大儒當學校的夫子,當地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許多窮人家的孩子都有地方讀書了,生病的人也有地方看病,山陽縣呈現出了一份難得的祥和。

劉協夫婦留給世人的人生之悟

劉協身為漢獻帝時,有著皇帝之名,卻無皇帝之權。同時,還受到了人身自由的限制,萬事都由不得自己。當他被廢,成了山陽公,雖然不在有著至高無上的皇帝榮譽,但是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個人活著,虛名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生活的幸福。早年的漢獻帝並不幸福,他雖是皇帝,卻殫精竭慮。但是,晚年,沒有了虛名的負擔,卻有賢妻相伴。後半生,救治病人,興辦教育,實現了真正的人生意義。

漢獻帝被廢后,沒了虛名負擔,攜妻子逍遙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幸福,其實就是有個人,不論什麼時候,都在自己身邊,默默的支持,向著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攜手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