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皇帝,汉献帝没有实权,被曹操控制,完全是个傀儡皇帝。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曾经的皇帝成了山阳县的山阳公。也许,许多人都认为他从此的人生是比较悲惨的,实际不然,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汉献帝才活出了真正的潇洒。

生活幸福的真谛,一方面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另一方面就是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丢了皇位的汉献帝,却等到了幸福来敲门。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一、贤妻曹节深明大义,曹丕逼迫丈夫退位,她怒掷玉玺,坚决拥护汉献帝

曹操在受封魏公后,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同时嫁给了汉献帝。在伏皇后被诛杀以后,曹操让汉献帝将其二女儿册封为皇后,她就是后来和汉献帝共担风雨的曹节。

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主要目的就是监视汉献帝。因为,曹操虽然能够把控朝政,控制前方,但是对于后宫他却无能为力,尤其是在发生了伏皇后的事件后,他便想出了这个嫁女儿的方法,来更全面的掌控汉献帝。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但是曹操恐怕没有想到,女儿曹节深明大义,嫁给汉献帝刘协以后,一直都和丈夫站在统一战场,根本不会给曹操提供不利于汉献帝的情报。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

曹节当时掌控着玉玺,曹丕派人前来讨要玉玺,妹妹曹节却丝毫不给曹丕面子,数次将派来的人骂走。最后,看实在是挡不住了,就生气地将玉玺扔出去,并诅咒曹丕:“你们一定不会长久的!”这句诅咒最后还真应验了,曹丕确实登基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二、汉献帝被废成山阳公,她不离不弃,为防拆散,屈皇太后大驾到山阳县

汉献帝被废以后,曹丕将他封为山阳公,管理山阳郡县。曹节对其不离不弃,也跟随其到了山阳郡县。每逢佳节,本应该女儿去探望母亲。但是曹节怕自己也像孙尚香那样,有去无回,被扣押在皇宫中,从此无法和自己的夫君团聚。

于是,她就写信给卞夫人,也就是当时的皇太后,让卞夫人来山阳县小聚,以解亲情之思。卞夫人也是深明大义的女人,她懂得女儿的心思,也就屈尊到山阳县看望自己的女儿。从此,每逢中秋端午,当地渐渐流行起了母亲去探视女儿的风俗。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三、贤妻为汉献帝找寻生活价值,行医治病,充实余生

汉献帝成为山阳公,虽然地位上不比从前,但是却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身为皇帝时,他没有实权,不用决断朝廷大事,闲来和皇后一起研读医书,因此也学会了不少的看病方法。两人到了山阳县后,在曹节的建议下,开始了悬壶济世,为人治病的生活。

当初的皇帝,如今成了大夫。因为曾在皇宫中接触到医学书籍比较多,再加上有身边的御医可以随时请教,所以现在身为山阳公的刘协医术十分了得,为那些穷苦的百姓治病,也不要人钱,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这也让他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四、夫妻两人发展当地教育,提倡贫富教育无差异

由于当时战争不断,学校变得也荒废了。为了让孩子们读上书,夫妻俩建立学堂,兴办教育,并且允许穷人家的孩子免费读书,提倡贫富无差异教学制度。

曾经刘协夫妇靠着精湛的医术救助了一个难产的孕妇,这位孕妇正好是当时一位大学者的儿媳妇,这个大学者就是卜尚。卜尚是孔子弟子的后人,学识渊博,他感念刘协夫妇的援助之恩,自愿为两人发展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有这样一位大儒当学校的夫子,当地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有地方读书了,生病的人也有地方看病,山阳县呈现出了一份难得的祥和。

刘协夫妇留给世人的人生之悟

刘协身为汉献帝时,有着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权。同时,还受到了人身自由的限制,万事都由不得自己。当他被废,成了山阳公,虽然不在有着至高无上的皇帝荣誉,但是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活着,虚名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生活的幸福。早年的汉献帝并不幸福,他虽是皇帝,却殚精竭虑。但是,晚年,没有了虚名的负担,却有贤妻相伴。后半生,救治病人,兴办教育,实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

汉献帝被废后,没了虚名负担,携妻子逍遥自在,造福一方百姓

幸福,其实就是有个人,不论什么时候,都在自己身边,默默的支持,向着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携手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