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這塊兒,大叔一直把控得死死滴

前段時間一個地攤大叔對區塊鏈的一頓胡扯真是刷爆了各個微信群,大家在嘲諷大爺“企業級懂哥”、“至少是博士學歷才能有這種高瞻遠矚的發言”等等等等,在說大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同時仔細想一下,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視頻來自於網絡)

“這場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鐵鏈”:區塊鏈技術將傳統的節點依賴中心的中心化變為了人人都可以當“中心”的去中心化。可以說是失去了“鐵鏈”。

“比特幣就是比較特殊的貨幣”:比特幣沒有政府背書,說是比較特殊的貨幣也沒啥毛病。

“乾隆年間的銅錢”:不能花,沒有現實生活場景的流通價值,但是可以換錢,恰巧類比了比特幣的特殊性。

“這跟集郵差不多”:用集郵這個比喻來暗示虛擬貨幣的多種多樣。幣和集郵一樣,都靠炒。

“這玩意兒越少,時間越長,越值錢”:發行數量恆定,有實際應用場景的幣值錢。

“種過大蔥的地界韭菜都不長”:跟風入局和抱有僥倖心理入局的人被真正的“資本家”給“收割”,傾家蕩產甚至無法做下一波“韭菜”

“這玩意兒少吃,是藥三分毒”:大牛也有翻車掉坑的時候,是藥三分毒嘛!

果然你大叔還是你大叔,大叔對於區塊鏈和比特幣一竅不通,其實一直在瞎扯。但是他知道一些亂七八糟的“普世道理”,比如“革命”啊,“社會現狀”啊這種東西。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家紛紛自動把這些話往自己認知領域上靠,也就是經典的“巴納姆效應”,和“算命很準”以及“星座很準”一個道理。

區塊鏈這塊兒,大叔一直把控得死死滴

聽完大叔講話,不懂的人笑了,懂的人也笑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你能從他的話裡找到啟示,那我恭喜你並祝你成功。你要是說他懂區塊鏈懂比特幣,那就另說了。前兩年一股區塊鏈風潮盛行起來,大小企業跑步進場區塊鏈,也有不少人湧入“幣圈”,有人賺的盆滿缽滿,而大多數人卻血本無歸,就像大叔說的那樣,“種過大蔥的地界,連韭菜都不長了”,幣圈有風險,玩幣需謹慎啊!而在這個有望重塑人類互聯網活動形態的新風口“區塊鏈”下,國家隊也宣佈出手了,國家隊的介入不是想分一杯羹,更多的是想規整這個雜亂的、不成熟的市場,防止更多的人受騙,當了“韭菜”。

區塊鏈這塊兒,大叔一直把控得死死滴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區塊鏈脫胎於比特幣,而它比比特幣更值錢,這項被業界看作“能夠給數字經濟時代帶來了鉅變的曙光”,BAT 也早已佈局,並且想要成為提供基礎區塊鏈服務的平臺,而京東、網易、360、迅雷、美圖等等互聯網公司也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紛紛推出了相關的區塊鏈項目,這也足以證明區塊鏈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關於它的前身比特幣, “這玩意兒少吃,是藥三分毒”,風險自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