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看完讓人心發慌,你會發現,原來婆媳矛盾可以演變到如此激烈的程度。

新聞裡說的是,一名女子因為管教自家小孩,引發婆婆不滿,造成婆媳矛盾升級,再加上當時孩子一直哭鬧,該女子情緒愈發激動,情緒一時失控,便拿起放在客廳桌子上的水果刀往自己身上捅,一共捅了7刀。

為她搶救的急診醫生表示:一般來說,普通人捅自己兩刀都很難承受,這女子竟然捅了自己7刀,真是讓人難以相信。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如何正確處理好婆媳關係,都是重中之重和難中之難。

“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2、

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想到了《安家》裡的宮蓓蓓。

宮蓓蓓和婆婆之間也有全天下婆媳之間都會有的矛盾。在該電視劇裡,宮蓓蓓是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她比家裡人都懂如何養育和教育孩子。

一天當她下班回到家的時候,看到公公正端著碗喂大寶吃飯,而大寶手裡還玩著平板。

宮蓓蓓覺得孩子大了,該讓大寶自己學著吃飯了,而且吃飯的時候不能玩平板。

這時大寶來了一句:“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

公婆聽到孩子這麼說,趕緊把平板給大寶,然後接著給大寶餵飯。

最後宮蓓蓓的老公像“公正”的法官一樣出現,把宮蓓蓓判定為“攪局者”,說宮蓓蓓:“本來孩子吃的好好的,你一插手,全亂了!”

宮蓓蓓只是想用年輕人科學的育兒方式教育孩子,可在公婆看來她的教育方式只是多此一舉。

現實生活中,像宮蓓蓓公婆一樣的人有很多,他們習慣性的用老一輩兒的思想教育孫子孫女,插手年輕夫妻的教育;

像宮蓓蓓老公一樣的“夾心餅乾”也有很多,他們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很少參與家務,卻偏偏喜歡以勝利者的姿態指責自己的妻子,覺得自己的妻子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覺得妻子不尊重他的父母。

說實話,像宮蓓蓓老公一樣不作為的男人,才是造成婆媳矛盾升級的始作俑者。

“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3、

同事李莎正處在水深火熱的婆媳矛盾中,婆婆經常在李莎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經常打斷李莎教育孩子,拼命護著孩子,不讓李莎對孩子說一句重話,再加上老公的不作為,她一度想到了離婚。

我們都勸她:“你又不是和你公婆過日子,幹嘛這麼衝動?只要你家老公對你還可以,那就行了,孩子還那麼小,你忍心離婚嗎?”

李莎說:“你們不是我,沒辦法真正體會到我每天過得都是什麼日子!”

李莎的兒子,今年兩歲半,在婆婆的溺愛下,兒子變得特別挑食,平時吃飯連一根青菜葉,兒子都要挑出來。

李莎怕兒子會因為挑食而營養不良,就在一天吃晚飯的時候,很嚴厲的對兒子說:“寶貝,你以後不許挑食。今天你飯碗裡的青菜,必須吃完。”

兒子看到李莎板著臉,便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媽媽壞,我不要吃青菜,我要奶奶!”

坐在餐桌另一邊的婆婆,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對李莎說:“哎呀,好了好了。寶寶不想吃,就不吃。你別硬逼著他吃!”

李莎試圖和婆婆講道理,對婆婆說:“媽,你這太慣著寶寶了,他還這麼小,就這不吃那不吃的這麼挑食,會營養不良的!”

婆婆也不甘示弱的說:“補充營養也不一定非要吃青菜吧,明天我給寶寶買點雞腿吃,比吃青菜有營養多了!”

“可是,媽,寶寶只吃肉也不行啊,營養不全面啊。。。”

還沒等李莎說完,婆婆便抱著寶寶回了臥室。

“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4、

到了晚上,老公劉明下班的時候,看到孩子和奶奶在客廳玩,沒看到李莎的身影,便問孩子奶奶:“媽,李莎呢?”

婆婆哼了一聲,對劉明說:“李莎在屋裡呢,又生氣了,你說一個大人怎麼這麼小氣,這麼喜歡跟孩子生氣!”

聽到這些,劉明便回了臥室,問李莎為什麼生氣。

李莎委屈的說:“我還能因為啥生氣?還不是因為寶寶太挑食,我想讓他吃點青菜,慢慢改掉寶寶挑食的壞習慣,還沒等我說完,媽就開始護著寶寶。我以後還怎麼教育寶寶啊?”

劉明連忙抱著李莎說:“她是我媽,你讓著她點。再說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媽的脾氣,她就是愛護短,你別怪她!”

李莎掙脫了劉明的擁抱,生氣的說:“媽老這樣護著寶寶,不是愛寶寶,她會把寶寶寵壞的啊!”

劉明無奈的說:“我能怎麼辦啊,她是我媽!你就忍著點吧!”

“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5、

劉明這幾句話,李莎已經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因為每次李莎和婆婆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而發生矛盾的時候,劉明總會用“她是我媽,你就遷就一點吧!”這句話來當擋箭牌。

生活中,李莎和婆婆的矛盾可不止這些。

當孩子剛吃過飯,婆婆就拿著零食喂寶寶的時候,李莎會覺得小孩子不能吃太多零食,而婆婆會說:“孩子正在長身體,得多吃一點。”

當天氣轉暖,婆婆還給寶寶穿了一身厚衣服,李莎想給寶寶換上薄一點的衣服,怕孩子捂出痱子的時候,婆婆會說:“一看你就沒帶過孩子,孩子穿多點可以預防感冒。再說了,劉明也是我一手帶大的,我比你會照顧孩子。”

關於生活中孩子吃什麼奶粉,穿什麼衣服,幾點睡覺,這些事情,婆婆樣樣都會插手。

有好多次,李莎也和劉明談過這些問題,可劉明並不理解,還拿“我媽來幫咱們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就多遷就一點吧!”來堵住李莎的嘴。

“她是我媽,你就不能遷就點?”男人這麼做,只會加重婆媳矛盾

6、

相信生活中,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像李莎和婆婆一樣的婆媳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婆婆彷彿永遠站在兒媳的“對立面”,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別無他法,只能是:和婆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因為距離產生美。

就像《安家》裡的宮蓓蓓,她最後還是決定再買一套房子,和婆婆分開住。

除了保持距離,分開住,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為婆婆不能倚老賣老,不能仗著自己是長輩,就一味的強迫晚輩兒按照自己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婆婆作為過來人,可以把之前那些好的教育觀念,說給兒媳聽,但最後如何教育孩子,還是要尊重兒媳的觀念。

二:作為兒媳,要明白自己在家裡的角色,做到尊重婆婆,但也要勇敢對婆婆一些傳統老舊的教育觀念說“不”,不能一味的忍氣吞聲。

有什麼問題,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一味的隱忍,於自己,於孩子,於婆婆,於丈夫都不是明智之舉。

三:作為男人,應該給與妻子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幫助妻子分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能做甩手掌櫃,更不能和稀泥。

在妻子和婆婆發生矛盾的時候,努力做好婆媳之間的“調解官”,不過分偏袒任何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