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域名助力消費者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

當今時代,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因此,購物時總會優先購買屬於“牌子”的商品,這個“牌子”在法律上指商標,實際中則代表著某個商品的質量、信譽,因為能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牌子”的商品必定有一定知名度、美譽度,這樣消費者才能記得住。

消費者在實體店消費時,會看某個商品是否為自己熟悉的牌子,從而決定是否購買,此即所謂“認牌購物”。“牌子”具有吸引消費者的功能,這也導致假冒偽劣商品層出不窮,消費者只要稍不留神,就會誤入陷阱。下圖中的“康師傅”和“康帥博”以及將“雪碧”中的“雪”字稍作變形,著實讓人難以區分。

商標域名助力消費者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

商標域名助力消費者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

如今伴隨互聯網迅猛發展,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8.54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6.39億。現今,由於疫情的限制,更是讓更多的人開始依賴網上購物。網購時,消費者一般用兩種方式查詢自己想買的商品:第一,知道品牌的情況下,其會直接在購物平臺搜索品牌名稱,然後對比價格等因素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因為不同的商家可能出售相同品牌的商品,因此需要消費者選擇從哪個商家購買。在這一搜索過程中,消費者極有可能購買到假冒或仿冒商品。就像耐克公司因為亞馬遜平臺上假貨太多,決定“不再在亞馬遜平臺直接出售運動鞋和服裝”。第二,在不知道購買哪個品牌商品的情況下,消費者會通過輸入商品名稱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這時平臺上優先出現及好評多的品牌商品就有可能成為消費者選購對象。商家為了讓自己的商品出現在搜索頁面優先位置,將不得不花大價錢進行競價排名等活動,從而將無形中增加自身成本,這些成本最終很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比如有報道稱:“10%-40%是電商行業的平均流量成本,也就是說,商家賣一件服裝價格是1000元,有可能400元是給平臺的廣告費。”

其實,在知道品牌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還有另一種購物方式可以選擇,即直接搜索品牌官網,目前很多品牌都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直接銷售渠道,通過品牌官網消費者不用擔心購買到假貨,而且品牌官網因為是直接銷售,更有可能給消費者以更優惠的折扣。國際上的知名大品牌都在紛紛搭建自己的直接銷售平臺,比如阿迪達斯、耐克等,國內也有很多企業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比如聯想、360,下面是小米公司的官方商城。

商標域名助力消費者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

從官方商城直接購物當然很好,可消費者該怎麼找到這些官方商城呢?因為中國消費者不太習慣使用英文域名(而且有的英文域名特別難記憶),因此,絕大多數消費者會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品牌官網。如果該品牌購買了搜索引擎的推廣服務,消費者將有可能在搜索結果首頁比較靠前的位置看到品牌官網,可如果沒有購買推廣服務,其搜索結果可能因為他人購買關鍵詞等原因而比較靠後,從而增加消費者選擇負擔。

其實,在網絡地址欄直接輸入域名,才是到達品牌官網最方便快捷的途徑,同時還能避免被虛假網站所迷惑。在知道品牌名稱的情況下,商標域名將商標名稱與“商標”二字相結合,讓消費者更容易記憶和使用品牌的域名。比如,如果想進入聯想官方商城,只需要在網絡地址欄輸入“聯想.商標”即可。

商標域名助力消費者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

只要知曉品牌名稱,同時只要該品牌也註冊了商標域名,那麼消費者就可以通過品牌名直接觸及品牌官網。商標域名完美的幫助消費者實現從“認牌購物”到“用牌購物”的轉換,幫助消費者識別真正的商家、購買正品行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