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快報:昌黎縣密織森林防火網

空中有預警系統檢測,地面有護林員巡視,進山路口有檢查站盤查。在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中,秦皇島市昌黎縣採取縣領導包片,鄉鎮領導包村,縣直單位包聯防火檢查點的工作模式,人防技防相結合,密織森林防火網,確保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萬無一失。  

在桃花山森林防火檢查站,昌黎縣民政局的值守人員劉瑞成正和杏樹園村的村幹部一起,對進入林區進行生產勞動和祭祀的群眾進行盤查登記,搜繳火種和政府禁售禁燒的祭祀用品,宣講相關的森林防火知識。

昌黎縣民政局主任科員劉瑞成說:“我們的任務就是配合村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看看進山的村民是否帶有打火機和紙錢等禁燒的祭祀用品,有的話就收繳了,提醒他們注意防火。”

在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中,昌黎縣從20個縣直單位抽調了200多名工作人員進駐北部山區26個村莊和景區,每天早6點到晚6點協助當地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時採取縣領導包片,鄉鎮領導包村,村幹部、護林員包山頭、地塊的分片包乾責任制,將任務逐級分解,將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層層責任體系。

昌黎縣森林公安局充分利用森林公安天眼預警、氣象衛星熱點預警和森林防火遠程監控預警三個預警系統在空中對全縣有林地塊進行遠程技術監控。128名專職護林員,全縣近千名村幹部負責本轄區有林地塊的實地檢查防護。森林公安和專業森林消防大隊130多人聯合組成了6個行動小組,每天早7點到晚10點,對北部山區三個有林鄉鎮進行武裝巡邏和宣傳。形成了一個所有林地有人管、重點部位有人守、出現火情有人打、出了問題有人擔的全覆蓋立體森林防火網。

昌黎縣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張志豐說:“武裝巡邏的目的就是實現“打、防、控、撲”一體化機制,沒有火情進行宣傳督導,一旦有火情即刻投入滅火和啟動案件調查,確保實現火情打早、打小、打了,第一時間控制當事人,有力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

為了提高森林防火效果,昌黎縣進一步健全防火基礎設施,全縣防火檢查站達到31個,繪製了詳細的墳頭分佈示意圖,各主要進山路口、各檢查站及各景區新建監控攝像頭70餘個。截至目前,已勸阻上山人員100餘人次,批評教育20餘人次,處理非法野外用火行政案件8起,行政處罰8人次,行政罰款7000元。

昌黎縣森林公安局局長趙勇說:“當前已進入我縣森林防火最關鍵的時期,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了這麼多森林防火的命令和舉措,可以說今年是咱們縣委縣政府森林防火工作要求最嚴,落實工作標準最高的一年,相信通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打好春季森林防火的這場攻堅戰,我們將對一切非法野外用火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保護好我縣北部山區的森林資源。”(來源:長城網秦皇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