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出發》科普課堂:彗星來的那一夜究竟對人類產生怎樣影響

《從地球出發》科普課堂:彗星來的那一夜究竟對人類產生怎樣影響

還記得李東學、盛冠森、種丹妮在奇異星球上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嗎?由於彗尾掃過奇異星球進而生成酮基氣體,導致三人產生幻覺,勾起內心最深處的不捨與恐懼。那麼,彗星真會使人致幻嗎?本期江蘇衛視《從地球出發》科普課堂,帶你領略彗星的二三事。

什麼是彗星?它就是個冰疙瘩

彗星是什麼?在科普專家袁嵐峰眼中,它就是個冰疙瘩:“彗星本質上來說就是個冰疙瘩,就是一大塊冰。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岩石和其他一些物質。”

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當彗星靠近太陽時,它會產生氣體。之後,太陽噴發出的高速粒子,即太陽風,就會將這些氣體掃成一條長尾巴,形成彗尾。有的慧尾非常長,甚至達到2億公里,遠超過地球到太陽的1.5億公里距離。

彗星的質量、密度很小。遠離太陽時,只是一個由水、氨、甲烷等凍結的冰塊和夾雜許多固體塵埃粒子的 “髒雪球”。接近太陽時,彗星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分解成彗頭和彗尾,狀如掃帚。因此,彗星也被稱之為“掃帚星”。

和其他行星一樣,彗星也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彗星都是橢圓形軌道。但按照天文學計算,彗星的軌道也可以是雙曲線和拋物線,不過雙曲線和拋物線不是封閉的。所以彗星一旦以雙曲線或拋物線軌跡沿太陽轉一圈後,便再不會回來。

《奇異星球》中,彗星經過產生的氣體讓人產生幻覺。這是否真實呢?李永樂表示,如果彗尾上的氣體掃到地球上,的確會將一些有毒的氣體帶到地球上來,是有可能致幻的。1910年5月19日,哈雷彗星尾部便掃過地球。但那次濃度很低,對人類基本沒有影響。未來在某種條件下,如果彗尾掃過的角度更正,有可能濃度會更大,影響到人類的正常生活。

想肉眼見彗星?2062年哈雷彗星將再度迴歸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週的週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併成功預言迴歸時間而得名。

據袁嵐峰介紹,愛德蒙·哈雷是格林威治天文臺的臺長。1705年,他發表了《彗星天文學論說》,宣佈1682年曾引起世人極大恐慌的大彗星將於1758年再次出現於天空。後來,他估計到木星可能影響到它的運動,把迴歸的日期推遲到1759年。在哈雷去世10多年後,1758年底,這顆第一個被預報迴歸的彗星準時回到了太陽附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終於證實了哈雷的預言。後人為了紀念他,便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上一次迴歸是1986年,中國和各國一樣對它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它的再次迴歸要等到2062年左右。


《從地球出發》科普課堂:彗星來的那一夜究竟對人類產生怎樣影響

起源者還是終結者?彗星對地球生命帶來影響

關於生命的起源,當前的科學界並沒有統一定論,但普遍都認為地球生命的起源來自於外太空,而彗星則被認為是給地球帶來生命的主角。

2004年1月份,美國宇航局的星塵號飛船曾在太空中收集過未被其他星體“汙染”過的彗星塵埃,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科學家們通過對彗星塵埃的化學分析發現,在其微粒裡含有有機化合物甘氨酸。這種甘氨酸實際上是構成生命蛋白質的主要材料之一。

彗星有機化合物的發現,對“地球生命來自於彗星”的論述起了佐證作用。不過這也說明有機化合物很容易形成。可這並不能說明在彗星上曾存活過生命,但至少說明生命的基礎材料曾在彗星上形成過。

但是也有人認為,彗星是毀滅生命的超級殺手。經過統計,它們每大約4000萬年就有可能會對地球進行一次重大的打擊,對地球的生命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掃蕩”。據科學家估計,在6500萬年前的白垔第三紀時期發生的恐龍滅絕事件,也就是地球歷史上最著名的滅絕事件很有可能就是彗星撞擊地球造成。

彗星和流星的區別?常見的流星便來自彗星

說起彗星,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流星。二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聯呢?袁嵐峰給出觀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流星就是來自彗星。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而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氣體和塵埃顆粒,這些被遺棄的物質就成了許多小碎塊。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