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廣元精準施策築牢返貧防線

四川日報

“去年雞賣了1100元,蜂蜜賣了500多元,還養了一頭豬……加起來收入在5000元左右。離今年的貧困線還是比較近,還得另外想辦法。”3月24日下午,廣元市利州區大石鎮冠山村第一書記許露潔一行來到村民劉定洪的院子裡,為他制定2020年的鞏固脫貧成效計劃。

廣元作為秦巴山連片貧困地區,全市7個區縣都為貧困縣。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鞏固脫貧成效,築牢返貧防線?

分級預警 綜合評定風險戶

今年68歲的劉定洪無兒無女,一個人住在利州區大石鎮冠山村4組,依靠家裡的4畝地,每年養10來只雞,2箱中蜂和養豬,2017年成功脫貧。由於年紀大,雖然脫了貧,但勞動能力弱,收入也在貧困線邊緣徘徊。

對於這種脫了貧但有返貧風險的貧困戶怎麼辦?今年2月,廣元在全市進行了一次扶貧“大摸底”。

“我們根據入戶走訪核查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將無產業、無就業或產業規模小、家庭經營性收入少、自我發展能力弱或因重大疾病、教育、因災、因突發意外事故等導致家庭支出過大的農戶,或多因致貧的農戶作為一級風險戶;將勞動技能不強、就業不夠穩定或產業規模較小、發展資金不足、市場信息不靈或因災因病影響家庭收入的農戶作為二級風險戶;其餘監測對象作為較為穩定戶,也就是三級風險戶。”廣元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李坪介紹。

“劉定洪年紀比較大,勞動技能比較弱,家裡產業規模也比較小,我們將他定為一級風險戶。”許露潔說。

“與大石鎮相距不遠的榮山鎮明月村馮子光也是一級風險戶。今年45歲的馮子光沒有自理能力,離婚後,家裡主要依靠他媽媽照管,但老人80多歲了,也沒什麼勞動能力,脫貧不穩定。”利州區榮山鎮明月村第一書記周定衛告訴記者。

經過“大摸底”,利州區確定了10戶一級風險戶,33戶二級風險戶,4644戶三級風險戶。

分類施策 增加幫扶責任人

分級預警後,針對一二級風險戶,廣元建立《返貧致貧預警阻擊臺賬》,分類制定阻擊方案。

對於劉定洪的情況,許露潔和幫扶責任人先安排他在村裡的藤椒產業務工,每天有50元的收入。另外,許露潔正在幫助劉定洪申請五保戶。“他畢竟年齡這麼大了,出去務工不現實,無兒無女也該申請五保戶,只是之前老人自尊心強不願意申請,這才拖到現在。”許露潔說。

而對於馮子光的情況,主要依靠低保兜底。“我們採取調高低保兜底標準,從原來的305元/月調整到570元/月,增加轉移性收入。另外,他們今年還打算養100只雞,增加短效產業收入,能保障不返貧了。”周定衛說。

對無勞動能力的實行低保兜底,對於有勞動能力的還是要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朝天區曾家鎮毛壩村2組的鄧國均,家裡一共4口人,通過鄧國均在外務工,他家早在2014年就脫貧了。但今年1月鄧國均不小心摔骨折了,無法外出務工,有返貧風險。

經過“大摸底”,鄧國均被定為二級風險戶。“他現在是康復階段,不能外出務工,也做不了重活,我們就指導他們家種植黃絲鬱金中藥材,今年1月份就可收穫,1畝大概有3000元收入。另外給他安排了村裡的護林員公益性崗位,每個月可以增收400元。”毛壩村第一書記胡杰介紹,“等他康復後,還是要鼓勵出去務工。”

除了一戶一策制定阻擊返貧方案,朝天區對於一二級風險戶還增派幫扶責任人,加派鄉鎮和幫扶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駐村工作隊長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開展幫扶。

產業補短 戶有一畝產業園

一二級風險戶分類施策,三級風險戶則實施產業幫扶。

3月24日,蒼溪縣鴛溪鎮四房村的駐村幹部正在為種植黃精的村民發放獎勵。“殷大姐你種植了1.5畝黃精,獎勵你家產業發展補助金720元,希望你今年再接再厲,繼續增收。”脫貧戶殷美華接過現金,一時間高興得合不攏嘴:“有了這些錢,我就又可以去買化肥、買飼料,爭取把種養規模擴大。”

四房村沒有一二級風險戶,為了鞏固脫貧成果,村裡實行“產業補短”。“之前,村裡發展了300畝獼猴桃長效產業,農戶也發展了家禽養殖等短效產業,去年下半年我們還在村裡發展了黃精產業。”廣元市中心醫院駐四房村工作隊員馬迪克說。

村裡實行“公司 農戶”的種植模式,黃精可實現畝產4000公斤,公司保底收購價10元/公斤。“目前全村一共種植了17畝,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都可以種植,發放獎補可以調動大家積極性。”馬迪克說。

2月下旬起,蒼溪縣在全縣開展駐村幫扶“戶辦產業補短行動”,為穩定脫貧加一根“保險繩”,實現“戶有一畝產業園,戶均100只家禽”目標。

產業補短因人因戶精準施策。對有勞戶產業擴面至2-3畝,弱勞戶增加短平快項目1-2畝,無勞戶採取土地入股方式新建長效產業園1畝以上,全家外出戶實行不低於1畝的產業託管。目前,蒼溪已完成39個鄉鎮178個村產業補短規劃設計。

浙水鄉寨子村的羅德邱今年69歲,在當地屬典型的弱勞缺勞戶。依照老羅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員給他制定了勞動需求不大、管護簡單的小規模土雞養殖計劃。

當地還根據沿嘉陵江適合經濟類作物種植這一特點,讓已經形成規模的種植園給農戶提供種苗和栽培技術支持,鼓勵農戶發展雪梨、獼猴桃等經濟價值高、有長期穩定收益的特色種植產業。(記者 燕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