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的兩個城市,互為鄰居,卻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

黃河,號稱是中國的母親河,浩浩蕩蕩從青海出發,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最終在山東東營注入大海。黃河因為途徑黃土高原,裹挾了大量泥沙,後來在入海口處沉積,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的兩個城市,互為鄰居,卻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

現在山東黃河三角洲主要指東營、濱州境內,還有少量的濰坊、德州、淄博等部分區域,俗稱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不過真正意義上的黃河三角洲當屬東營、濱州,但是就兩個城市經濟發展而言,真可謂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黃河三角洲的兩個城市,互為鄰居,卻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

先說東營,經濟總量雖然排在山東中上游水平,但是論人均的話,以絕對性的優勢穩佔山東榜首,真就是富得流油。且不說東營地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等國家戰略的重疊交叉之所,佔盡了地理優勢,單就是勝利油田這一個就已經狠甩眾多城市了。眾多周知,勝利油田是我國三大油田之一,也是因為油田的發展而形成了現今的東營市,如今算來也就才不過40年的歷史。

黃河三角洲的兩個城市,互為鄰居,卻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

就是這短短40年,東營立足於豐富的石油資源,大力發展與石油相關的化工、製造等產業,經濟賺的盆滿缽滿,曾今的鹽鹼地也阻礙不了東營人民發家致富了,黃河入海口成為國家5A級景區,如今儼然一副生態田園的自然畫卷了,讓人無不羨慕老天爺有如此的恩賜。

黃河三角洲的兩個城市,互為鄰居,卻是天上地下天壤之別

​再來看濱州可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經濟一般,人均更是倒數。雖然地理位置跟東營相差不大,但是最關鍵的少了石油這個優勢資源,可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當然,濱州也有自己的優勢所在,依託肥厚的土壤,濱州農業發展迅速,成為濱州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只不過在產值方面比著東營石油還是被甩了一大截,未來濱州如果能在沿黃方面有所進步的話,或許還能進一步縮小差距迎頭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