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1127年,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俘虜,北宋滅亡。同年,宋高宗趙構在北京應天府繼承皇位,建立南宋。

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南宋初期宋高宗趙構一心求和,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在南宋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自毀長城。最終於金達成《紹興和議》。

《紹興和議》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稱臣,割地,納貢

(1)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趙構為皇帝;

(2)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今河南唐河)、鄧州(今河南鄧縣),以及商州(今陝西商縣)、秦州 (今甘肅天水)的大半予金;

(3)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從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

南宋抗金碩果一朝斷送,從此形成了南歸南,北歸北的局面。

待到高宗退位,孝宗即位後,朝堂內外北伐呼聲高漲。宋孝宗起用張浚等發動“隆興北伐”,卻於隆興元年,在符金被金軍擊潰。無奈孝宗與金議和,簽訂《隆興和議》。

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隆興和議》改金宋兩國臣屬關係為叔侄;減貢銀、絹各減五萬;維持《紹興和議》規定的疆界,並再割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與金。

當時金國內部不穩,所以《隆興和議》相較而言更為寬鬆,隆興和議之後宋金兩國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孝宗之後,南宋進入權臣專政時期,宋寧宗時韓侂冑專斷朝政,定理學為偽學,受到當時不少士大夫的攻擊。1207年,韓侂冑為了立功來保持相位,便輕率出兵北伐金,結果潰敗。無奈南宋再次簽訂屈辱的《嘉定和議》。

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是忠是奸?韓侂冑

《嘉定和議》的內容

(1)宋金為"伯(金)侄(宋)之國";

(2) 宋輸金歲幣由銀絹二十萬兩、匹改為三十萬兩、匹,並另給金犒軍錢三百萬貫;

(3)金歸還新侵的土地給宋,雙方維持原來的疆界;

(4)宋將韓侂冑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級獻給金。

自此後南宋政治日漸腐敗,皇帝昏庸,權臣專政,再也無力北伐,直至南宋與蒙古協議聯手滅金。

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其實高宗時期的《紹興和議》就早已斷送了南宋北伐的希望,議和使南宋失去了原來北宋的養馬場,從此南宋只能靠步兵和金國的精銳騎兵對陣。也因此孝宗雖有復興中原之志,卻無力戰勝金國騎兵,北伐也因此大敗而歸。

而且議和的南歸南,北歸北政策,使得北方對宋朝民心盡失,從此不再自認宋人。1279年滅宋的元鎮國大將軍張弘範,從未接受忠於宋朝的教育,一路擊敗南宋優勢兵力,崖山海戰滅宋後張弘範在崖山寫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字。

南宋與金朝的三次議和:紹興和議,隆興和議,嘉定和議

岳飛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