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襄子:不避個人榮辱,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趙國創始人

公元前455年,晉國正卿智伯借晉侯之命,以恢復晉國霸業為由,向趙、韓、魏三家索取土地。韓、魏不敢與之爭鋒,如願交出。而趙襄子卻堅決的回絕。智伯大怒,挾韓、魏兩家出兵攻趙,決定日後晉國歸屬的晉陽之戰爆發。

趙襄子:不避個人榮辱,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趙國創始人

趙襄子是晉國正卿趙鞅的兒子,他的母親是從妾,所以他在趙鞅的兒子中地位最低。但是趙襄子自小敏而好學,膽識過人,引起了趙氏家臣姑布子卿的注意,將他舉薦給趙鞅。自此趙襄子開始進入趙鞅的眼中,並逐漸得到了趙鞅的認同,認為其是趙氏大業難得的繼承人。遂廢掉世子趙伯魯,立毋恤為世子。

等到鞅死後,晉國正卿由智伯擔當,智家很快成為晉國卿大夫中,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家族。而趙襄子開始隱忍低調,維護家族。

趙襄子:不避個人榮辱,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趙國創始人

晉出公九年時,智伯與趙襄子一起率兵攻打鄭國,智伯讓趙襄子率先領軍攻城,趙襄子推脫,不願出兵。智伯憤而罵之:“你相貌醜陋,懦弱膽怯,趙簡子為什麼立你為繼承人?”襄子答道:"我想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繼承人,對趙氏宗族並沒有什麼壞處罷!"

四年之後,智伯與趙襄子再次一同討伐鄭國,智伯帶著幾分醉意向襄子灌酒,遭襄子拒絕,智伯竟將酒杯扔到襄子臉上。襄子的官兵都要求殺掉智伯以洗刷恥辱,襄子回答:"主君之所以讓我做儲君,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重。"由此可見趙襄子的隱忍為人。

趙襄子:不避個人榮辱,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趙國創始人

趙襄子雖然處處隱忍,但卻是個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人,當面對智伯提出的獻土之事時,雖然知道身處危機,但依舊斷然拒絕,從而引發了著名的晉陽之戰。

襄子也清醒地知道,以趙氏之力與三家對抗,眾寡懸殊,獨木難支,遂按父親臨終之囑,退守晉陽,以地利之險,克敵疲之短。還好智伯的強勢霸道引發了魏、韓兩家的恐懼,在晉陽危及時刻趙家臣張孟談說服韓、魏與趙氏結盟,趁智伯勝驕不備之機,內外夾攻消滅智氏。由此,晉國四卿之爭,變為三卿鼎足之勢,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

趙襄子:不避個人榮辱,一心為家而勞,為族而碌的趙國創始人

趙襄子雖然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明主,確實一個有膽有為的家主,他把家族的利益放在個人榮辱的前面,一心為家族的興旺盡心盡力,最終使得趙國成功從士大夫成為一方諸侯,其功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