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是否大家普遍認為,宋江是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大家相信,如果不是宋江主動投降,水泊梁山的“革命事業”一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而梁山中的其他人物則差不多一概都被樹立成正面典型。例如托塔天王晁蓋被塑造成隊伍的締造者和事業的開創者,要不是晁總舵主過早地被史文恭射死,宋江的陰謀根本無法得逞。

再如李逵被認為是梁山最徹底的人。李逵一心想推翻皇帝,讓宋江去當皇帝,將戰鬥進行到底的決心是無與倫比的。正是因為如此,李逵的革命精神才與宋江的投降主義形成了鮮明對比。

真的是宋江將水泊梁山引向邪路了嗎?

如果僅僅一個宋江就能決定梁山的命運,那麼世界上的事情,包括江湖上的事情也太簡單了。

從整部《水滸》來看,應該說投降絕不是因宋江而起的,宋江一個人也根本承擔不起投降派的罵名。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投降是梁山割據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梁山的存在根本就沒有多少社會基礎

從《水滸》的年代來看,社會總體穩定,階級矛盾並不突出,上梁山的所謂好漢絕大多數並不是官逼民反的結果。縱觀整部《水滸》,真正夠得上官逼民反的似乎只有解珍、解寶兩個人。

除去解珍、解寶,我們真的再找不到官逼民反的事例了。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就拿我們最為熟知的林沖被逼上梁山的例子來說吧,林沖的故事雖然很值得同情,但他的事情也只能說是“官逼官反”。因為林沖本身就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個人關係還與高太尉不錯,不然林沖也不會自己一個人去太尉府給高俅進獻寶刀。

梁山得不到人民支持,投降就成了早晚的事情。

二、梁山割據也沒什麼群眾基礎

《水滸》中的所謂好漢更多的是被梁山的晁蓋、宋江、吳用誆騙上山的。

第一批被騙上梁山的是聖手書生蕭讓和玉臂匠金大堅。蕭讓字寫得好,金大堅會刻圖章,因為梁山人要偽造文書,下江州救宋江,所以就把這兩個知識分子連騙帶嚇,拉上了梁山。

以後被逼上梁山的是秦明。秦明戰敗被俘,宋江卻叫手下人穿上秦明的盔甲,冒充秦明殺死青州百姓,焚燒房屋。

慕容知府誤以為秦明叛變投敵,殺了秦明妻子,秦明從此不但與慕容知府結仇,而且被主流社會所不容。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再以後就是美髯公朱仝、小旋風柴進、金槍手徐寧、神醫安道全、玉麒麟盧俊義、燕青等人,這些被拐騙上梁山的人,從心裡說是不願意永遠為梁山賣命的,他們本心是擁護招安的。

梁山之上除了有上述被晁蓋、宋江等人騙上梁山的人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戰敗被俘,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投降的。

比較典型的是轟天雷凌振、百勝將軍韓滔、天目將彭玘、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井木犴郝思文、醜郡馬宣贊、急先鋒索超、聖水將軍單廷珪、神火將軍魏定國、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仗沒打贏,自己反被活捉,為了苟全性命,暫居梁山。

這些人原本就是公職人員,對於他們來說,梁山賊寇本來就是與自己勢不兩立的陣營,招安正是他們重新回到原來陣營的不二選擇。

所以到了梁山後期,招安簡直成了眾望所歸的事情。

這時,連梁山招兵買馬的口號都變了。

最開始,梁山對外宣傳自己“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異樣穿綢錦”,邀請大家同做“好漢”。

到後來,梁山幾乎不再提如何分金分銀,喝酒吃肉和做衣服的事了,而是說,我們現在“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

可見接受招安的思想是深入人心的。

不是宋江把梁山帶入了招安之路,而是宋江順應了梁山“好漢”的主流思潮,併為其代言罷了。

大家看,後來梁山重陽節菊花會時,宋江做《滿江紅·招安》,真正反對的不過是武松、魯達和李逵三個人而已,更多的人不是贊成,就是沉默。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在招安的旗幟下,雖然梁山的力量不斷髮展壯大,但壯大的結果其實都是為招安而服務的,所以最後梁山好漢們投降了朝廷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宋江拿不出一套嶄新的理論指導實踐

宋江上了梁山後,其主導思想就是努力將梁山事業做大做強。梁山的事業正如宋江預期的那樣,由一窪水泊,發展成了與王慶、田虎、方臘齊名的四大割據勢力之一。

梁山的勢力雖然做大了,但是接下來的問題也變得非常突出,就是如何在土匪窩裡建立秩序。

一群殺人放火的土匪之間如果沒有相應的秩序維持,他們的事業是不可能發展壯大的,弄不好,宋江自身的性命可能都難以保全。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宋江為了建立梁山新秩序,一方面利用神秘主義手段,大搞九天神女顯靈、挖石碣排座次等手段,以混淆眾人視聽;另一方面祭出了儒家忠義思想的大旗,要求大家服從自己。

我們知道,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的核心內容就是將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相應的位置規定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按自己所處的位置規範行事。

宋江將儒家思想收為己用,其功效自然立竿見影,儒家思想的忠義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被帶入到水泊梁山的主體思想之中。

既然忠義的思想大家都贊同,那麼,忠君愛國則是一個很難迴避的話題。在強大傳統儒家思想的壓力下,投降皇帝其實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相反,如果宋江不依託儒家思想治理梁山,而是拿出一套全新的思想指導梁山的事業,那麼投降將很難成為梁山的宿命。

四、宋江的投降是與朝廷及各路土匪博弈的結果

水泊梁山的敵人不只是官軍,還包括其他的割據勢力。

在《水滸》的那個時期裡,全國並存著宋江、王慶、田虎和方臘四大割據勢力。

這四股勢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從場面上看,個個都能抵擋住官軍的進攻,並形成相持對抗的局面。但同時,四家當中的任何一家也都沒有能力推翻大宋,改朝換代。

幾方勢力形成了強勢均衡。


宋江明明可以改朝換代,為什麼選擇招安?梁山失敗的罪魁禍首是誰


可是,我們知道,如果其中任何一家土匪歸順了朝廷,那麼幾方的實力對比可能就會產生根本性改變。

換句話說,四大割據勢力,既不怕朝廷的進剿,也不怕其他勢力的騷擾,而是害怕其他勢力與朝廷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在博弈的過程中,宋江可以說是率先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對於其他三股土匪武裝,梁山不可能像對待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那樣對其進行收編。

可是如果其他三股勢力與朝廷合作,攻打自己怎麼辦呢?

宋江先下手為強,千方百計向朝廷申請招安,以求在與其他三大割據的博弈中拔得頭籌。

最終,宋江投降朝廷,並與朝廷合力,進剿王慶、田虎和方臘,打敗其他三方反政府勢力而歸。

不能不說這是宋江在博弈中佔盡先機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