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王為什麼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呢?

伏義時代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爻以“—”為陽爻,“--”為陰爻,乾是三個陽爻所組成,坤是三個陰爻所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對待(天和地對、男和女對)。以“氣終而象變”的說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終點(極端)則變向反面,所以復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又顯得格外有哲理性。到了漢代出現了渾天派,並製成了渾天儀,認為“天包地外”,否認了蓋天派天地上下的舊觀點。說明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在不斷地進步。伏羲先天八卦既然是天地定位,卻只有冬與夏符合,春與秋位置不對稱。按冬夏位置雖然不差,因乾陽在上,坤陰在下,自然規律是陽在下可上升,陰在上可下降。那麼,伏羲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陰陽都不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萬物)?又怎能概括大自然之理呢?這就難怪文王制後天八卦了。

另外,不少學者認為:在復朝時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沒了大片土地,到處都是水災。到了周朝時,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天地運氣與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為後天八卦。

為什麼文王為什麼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