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還是冏兒?

《囧媽》還是冏兒?

我是除夕晚上看完春晚繼續看《囧媽》的,一直看到凌晨三點多,全程抓著我的注意力,絲毫沒有睏倦之意。現在,我把感受寫一下。

這個《囧媽》在刻畫了一個十分貼近生活的媽媽,或者是十分貼近我媽的媽媽。刻畫的活靈活現,看的時候內心觸動很多,也勾起了很多同母親交流的往事。徐崢導演刻畫的媽媽就是55-70之間年齡,而不是其他階段的。

《囧媽》還是冏兒?

首先,從著衣打扮上很符合現在這個年齡段的普通著裝。喜歡燙個波浪捲髮、穿著紅毛衣、外套一件花坎肩。如果背過身去,我彷彿就看到了我媽。

《囧媽》還是冏兒?

特別是那段徐崢跟娜塔莎到餐廳吃飯,他母親到餐廳叫他的劇情,麻辣燙自嗨鍋吃完之後來找兒子,嘴辣的紅彤彤的,背景音樂響起那一刻感覺世界末日到了,在我身上深有體會。

其次,在劇情設置方面非常貼近日常。記得有一次約見女友(這個女友我從來沒有讓我媽見過),在我跟女友在小樹林見面那一刻,我突然在一棵樹的旁邊看到了跟蹤我的媽媽,而我不老實的雙手動作也被我媽看的透透的。回去之後,我媽對我的這個女朋友各種點評,我感覺我的隱私完全都沒有了,那崩潰的感覺真的要讓人瘋掉。

這個年齡段的婦女特別敏感,看到娜塔莎有火車鑰匙就感覺她是個賊。我媽給我提的第一個醒就是,別讓那個女人騙了你的錢。而且各種懷疑跟我交往的目的,那種我跟她解釋,她又說另外一件事的感受是真的讓人崩潰。因此,在談戀愛、結婚、生子我都是心裡充滿了賭氣的成分。當然,現在的我現在也很後悔。結婚生子不是小事,不是兒戲。一步錯,步步錯。我現在就是飽受自己錯誤選擇的煎熬。對外還表露一副傲人的倔強,內心的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囧媽》還是冏兒?

徐崢跟張璐感情不好,不生孩子,他媽是各種說,各種猜忌逼迫。這些方式在我身上也是如出一轍,雖然我沒有他們那麼優秀有自己輝煌的事業。我的情況是我媽讓我生二胎(一胎是我跟我媽賭氣生的),我跟我老婆本來感情就不好,每天都不說幾句話,所以性生活本身就少,跟何況都有防護措施當然懷不上了。我媽就覺的一胎不是我的,說都這麼久了還不懷孕,一胎怎麼可能是我的,要求我去做親子鑑定?我能說啥啊,內心都是崩潰的。

《囧媽》還是冏兒?

再次,看完這個電影,我的感受是我對電影刻畫的母親從內到外都是十分貼切,人物形象生動,入木三分,活靈活現,讓我十分折服。我想徐導既然能刻畫出這樣的形象,大概大部分人的母親都是這樣吧?而我作為兒子可能做的不好了,人生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我自己的任性最終害了自己。俗話說:一個好妻子能旺三代人,一個壞妻子能害三代人。我的親身經歷是血的教訓。

跟母親爭吵那一段,看完很讓人心痛。我本身很注意控制情緒,日常生活中基本沒怎麼發過飆生過氣,但是一旦跟母親接上火,脾氣完全失控。明明想為對方好,可偏偏找對方最痛的地方說。又氣又心痛的感覺可以說是感同身受。

最後,在這給廣大處在這個階段的同齡人一些心得建議:

1、不能愚孝,父母之命不可為那是封建思想。很多時候結婚對象合不合適,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甚至並不關心,他們只想你找個對象就行,甚至不惜結完就離(這中心理很奇葩,求高人解答)。我們要為自己負責,充分了解對象,戀愛可以將就,結婚堅決不行。

2、跟父母交流要控制情緒。有沒有發現,跟外人交流我們往往能夠做好和顏悅色,而跟父母交流卻往往爭吵面紅耳赤。這個十分不好做到,明明是關心對方,卻說出傷害的話。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多聽,少說(反正說了也沒用,父母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3、千萬不能意氣用事。不能因為跟父母吵架做傻事。比如媽媽說,別人想你這麼大孩子都上小學了,你連個男(女)朋友都沒有,你是不是情商有問題啊,這個時候可能你很衝動為了證明自己情商沒問題去找一個以前追自己的男(女)生,而他(她)你並不喜歡,但是你覺得好得手,你就輸了。比如媽媽說,現在社會這麼開放,很多女孩做人流懷不上,你就不能看看對方能不能懷孕。如果你聽了,去試了,你就上當了。還有很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傻,父母最容易激發自己的傻。

春節《囧媽》免費看,拍的還這麼好,感覺我欠徐導一張電影票啊!只能簡單發一篇文章,以表對徐導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