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祕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本圖源自網絡同人創作


2020年,是《詭秘之主》在網文界正式踏上巔峰一年,它成為了中國網文史上第一個連載期間達到十萬均訂的作品。


均訂這個數據可能一般不咋好理解,但能較為容易地判定作品人氣和作者收入。簡單來說,在起點均訂一萬的作品,作者只要每日更新5000字就能月收入過三萬人民幣;如果有兩部作品均訂超過一萬,那麼就算是登堂入室的大神級網文作者了。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只要均訂破一萬,月入兩三萬人民幣不是夢


所以試想《詭秘之主》均訂達到十萬是什麼概念?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自然引起了網文界的震動,同時也輻射影響到其它與網文息息相關的產業——畢竟網文IP一直是文娛界的重要金礦。


然而《詭秘之主》IP目前的商業化進程並沒有亮眼的成績,這可能是因為作品還在連載的緣故,也可能是閱文還準備繼續攢著,關於IP相關的商業動作只有一個失敗的改編漫畫。


在讀者和粉絲看來,《詭秘之主》人氣正值巔峰,加上世界觀設定豐富且獨特,非常適合推出一些衍生作品。但為什麼這個IP遲遲不見大投入大動作呢?這個問題,可能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下。


| 首先,是改編作品、主流市場、商業平臺的三方需求不同


《詭秘之主》改編漫畫項目失敗了,這是動漫圈和IP粉絲給出的兩重評判。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讓多數粉絲滿意,又難以拿出新的元素與特色吸引路人,導致用戶群像嚴重割裂——這和《地下城與勇士》改編動畫是一樣的。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知名IP改編之所以時不時會出現這種坑,有從業者認為這是受眾期望值過高帶來的必然門檻。但國產漫畫和網絡小說大多是快節奏消費的商品,漫畫工作室接到商業平臺的單子時,首要任務就是“多快好省”。這種既要馬跑又不要馬吃草的矛盾,會長時間存在於整個泛娛樂生態圈,只有極少數實力與成本控制皆一流的工作室才能拿出亮眼成績。


因此改編知名IP,往往面臨著成本、週期、創作者心態等諸多因素,如果恰好都是負面因素,那我們一般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情況——崩壞。《一拳超人》動畫第二季如此,《地下城與勇士》動畫也是如此,《詭秘之主》漫畫、《鬥破蒼穹》電視劇等更是如此,根本不分國界和類型。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一拳超人》第二季,製作特效炸裂的經費戰士變成了欠費戰士


都是說粉絲向的改編最好滿足,但前提是精準抓住目標受眾的需求,包括《詭秘之主》在內不少翻車的改編,或多或少都有以下幾個迷之自信:


1. 要將目標受眾定向更廣泛的圈層,擴大IP影響力和粉絲基數;


2. 節省成本不是問題,只要有愛粉絲都會支持和體諒的;


3. 大部頭的內容改編太難,投入的人力和時間無法保證收回成本,果斷簡化;


4. 改編作品能分給原作者的收益普遍偏少,一方面作者沒積極性只是例行公事宣傳兩句,另一方面當粉絲挑刺時,改編方有時態度不當會引起粉絲乃至原作者的反感。


雖然《詭秘之主》在開啟連載後不久,就有不少網文界的資深作者與編輯篤定它會封神,但大部分人沒有料到它會取得這麼高的成績。而且按照從業者的預估,熱門網文正盜版用戶比是1:100起步的數據,《詭秘之主》這個IP的市場潛力自然毋庸置疑。只不過在目前的主流市場上,男頻網文IP改編作品普遍存在一個門檻,那就是難以討好粉絲圈層以外更廣泛的用戶,像《慶餘年》、《鬼吹燈》這樣的成功案例實在罕見。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鬼吹燈》系列堪稱影視改編寶藏,出一部受期待一部


改編作品想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以及更高收益,這是因為大IP的成本擺在那裡;囊括了不同年齡和地域的主流用戶,則更喜歡節奏輕快、時尚好看的文娛作品;商業平臺則想著流量、收益、股價、模式樣本、資源合作等更加複雜的東西。三方的平衡博弈,一直在不斷進化升級,而《詭秘之主》改編漫畫只是向市場投出去問路的一塊石頭,對商家來說雖然失敗但並不可惜。


| 其次,《詭秘之主》並不符合當前主流市場


《詭秘之主》的成功具有不可複製性,這是網文圈諸多大佬一致公認的結論,包括原作者“愛潛水的烏賊”自己都承認有點賭的成分裡面。


為什麼這麼說?看到下面這句書評就知道了:


“這本書有個問題,就是作者只專注於描寫世界設定,忽略了情節發展。雖然故事情節確實有發展,但是節奏令人不適,讀者被硬逼著看了十幾章無聊的詳細解釋之後才等到真正的情節發展,這降低了小說的可讀性。”


以上評價來自於《詭秘之主》海外版的讀者評價,雖然如今它在起點英文版的人氣前三,但依然有大量的讀者被“毫無爽點、情節緩慢”的故事開頭勸退。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這說明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傳統意義上的網文讀者,是一開始很難接受《詭秘之主》的風格與節奏的。作者是拿自己積累多年的人氣和讀者的信任為賭注,硬生生抗過了初期不同於常規網文的乏味期。直到後面利用這些“乏味內容”構建好世界觀、鋪墊好伏筆、迎來一波劇情張力的爆發,終於打動了那些信任並堅持下來的讀者。


所以說,《詭秘之主》一部很難向其他人推薦的作品,它有太多不符合主流市場的因素。


1. 它的故事背景發生在類似18世紀到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工業革命、貧富差距、國家戰爭、殖民與獨立、發展與汙染、民生與經濟等大量現實主義元素佔據了前期不少篇幅,與常見的熱門網絡小說截然不同。


2. 根據網絡小說“黃金三章定律”,《詭秘之主》是完全不合格甚至與之相悖的,整個故事劇情直到100章左右才逐漸有引人入勝的節奏,直到第一部結尾才迎來大爆發。大量慕名而來的讀者,還沒有堅持到100章就放棄了。


3. 角色的名字都是外國人名,對於不少中國讀者而言,記住這些名字是件很費神的事,而追網絡小說本事為了休閒放鬆。


4. 《詭秘之主》的題材類型並不是當前熱門的玄幻修仙、都市異能等,而是摻雜了克魯蘇、SPC基金會、蒸汽朋克、神秘學的“西方異世界冒險”。簡單來說,它很難被歸入到哪個具體的現有類型中,大部分讀者因未知需要付費更多的瞭解成本,進而產生牴觸或敬而遠之的情緒。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本圖源自《詭秘之主》同人創作


實際上,《詭秘之主》並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僅僅是比下里巴人調子更高一點的陽阿薤露。所以完成了厚積薄發之後,這部作品的口碑和數據不斷上漲,到了2019年下半年穩居國內第一,也成為自《全職高手》海外版完結後,又一部殺進起點英文綜合人氣前三的男頻網文。


在商業模式和用戶群體已經逐漸成熟的網文市場,《詭秘之主》大獲成功可以算是“意外之外,情理之中”,但延伸到整個泛娛樂生態圈,其IP商業化的難度就變得有點高了。


漫畫改編前面已經說了很多,動畫改編的問題也差不多類似,除非國內頂級的動畫工作室像《全職高手》那樣潛心磨幾年,日本那邊外包則變數太大。


《詭秘之主》,一部成功的網絡小說,一個難啃的潛力IP

雖然《全職高手》也有部分粉絲吐槽不足,但該動畫實屬網文IP改編動畫的天花板之一


影視改編則因為原作裡的角色外貌都是白人和拉美人特徵,在國內不可能實現,除非《詭秘之主》續作和番外以東方人為主視角。


再看遊戲改編一樣很麻煩:一是恐怖元素的標籤容易讓版號審批面臨諸多未知,二是世界觀中的職業設定大大超出既往網遊模板,換皮套IP的難度極大,還原IP中的職業設定更是難上加難。至於說做成單機遊戲,如果沒有上百萬份的銷量,在商業層面很難說是成功,更別提國內有幾家開發商能保證自己肯定能做出銷量百萬的單機遊戲?


| 結語


熟悉《詭秘之主》作者的老讀者們應該都很清楚,愛潛水的烏賊前幾部小說在商業化上的潛力都很一般,反而是人氣最低的《武道宗師》狗糧感情戲具備影視改編的要素。《詭秘之主》可以算是該作者有史以來商業潛力最大的作品,但可能不是現在。因為沒有絕對的必要加入IP商業化元素,《詭秘之主》走上了一條無法被複制的路,只能依靠自身的內容水準和續作的進一步擴圈,等大眾喜好和市場潮流的日益向這個IP靠攏——反之,它商業潛力也有可能無法兌現,最終消失在茫茫的市場中。


當然,在當下追求快節奏消費的時代,《詭秘之主》能沉得下心用幾十萬字、44個交錯事件、一明一暗兩條劇情線來為故事高潮服務,這種反潮流的創作心態也為其賦予了極高的文學性和藝術價值。所以不管《詭秘之主》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能不能成功,都值得讀者抱以尊重的態度。當然同樣的話,對影視、動漫、遊戲等類似的匠心作品來說也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