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道德經》感



下元節《道德經》感

自古至今,釋道者不下千萬!但都難經受時間的洗禮。道為何物,我感覺如果釋道都是自欺欺人的。何解?

我們就用水來理解,水者可為水,可冰,可霧!為水時柔順溫婉一刻不息地向低處匯聚,為冰時又堅硬寒冰,能駐守一處,一時甚至幾十,幾百年,為霧時化身千萬攜風敖遊長空!………水的本質沒有變!但在特定的環境下水的外在形式改變了,而人們對水的認識和理解方式也就不一樣了。

時間在前進,人們在進步,人們的認知也在不斷深入,也破譯了更多的大自然的密碼,道也如智體般,不斷進化!古時候人們認為天方地圓,方而承載萬物!以地球為中心,及至認知的不斷深入,原來我們是圍著太陽轉的……太陽系一一銀河系,及至千千萬萬個銀河系組成的宇宙!道由最初圖騰崇拜,到點點滴滴,的積累知識,有了依據,在現有的認知範圍內,總結了公式,定律。較為完美地處理所遇問題,但太多的未知,太多的不可思議,太多的認知之外,衝擊著我們人類幼小的身心!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對'道'的瞭解不夠深入,道同源!

其實我覺得最接近某一時段'道'的就是各行各業各個領或的那些站在該領或巔峰的人!他們循著前人的腳步,遵循著既有的認知規律,不斷的鑽研思索,發現更多,更高層次的認知,所以對道的某一方面表現形式,是最瞭解的!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