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留学生与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么不同?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意外地把小留学生们放到了聚光灯下。没想到在英国的小留学生竟然有1.5万人。最近驻美、澳、新加坡等大使馆也在统计当地小留学生的情况,为做包机回国的准备。

国内民众对接小留学生回国这事儿的讨论是非常激烈的。

为此,我将当今的小留学生和148年前的留美幼童作以比较,看看他们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都是未成年人。清政府派出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12岁。现在的小留学生一般从小学高年级读起,最小的低于10岁,多数人出国年龄在11-14岁。

不同点:

1、学生人数:

留美幼童共计分四批,每批30人,共计120人。

今天的小留学生数以万计。

2、留学身份:

留美幼童是政府公派留学生,学费、生活费由政府负担,留学事务由政府组织和管理;

今天的小留学生是自费个人留学,其学费、生活费自理,留学事务个人处理。

3、留学目的:

留美幼童是响应政府号召,远赴重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回国后报效国家和人民,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今天的小留学生大多是在其父母的精心策划下,通过留学在英国居留满10年以获得绿卡,从而申请英国国籍,甚至全家移民并转移从中国获得的财富。亦或以外国人的身份进入的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入学容易还有望拿到奖学金。亦或成为海归,凭借父母铺就的关系网在国内风生水起。

4、家庭条件:

留美幼童没有一个来自“故家世族,巨商大贾”。清政府公开招收留美幼童时,当时的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富商都不愿意送孩子去异国留学。所以招生非常困难,最后报名的孩子都是中下层家庭,能读一点书,但是家庭并不富裕。

今天的小留学生的家庭非富即贵,他们多是社会名流、行业精英、富商、企业家。据网友估算,英国10年的留学开支,最低也要400万元,条件好的超过1000万元。这样的开销非普通工农、小商人所能负担。

5、学习成绩:

留美幼童是政府经过公开招考选拔,先在国内统一进行1年的英文学习,然后赴美。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到达美国后,他们用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迅速成为所就读学习的佼佼者。到1880年,已经有50名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今天的小留学生与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么不同?

今天的小留学生多经亲朋引线或中介搭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媒体时常爆出富家公子小姐们的荒诞事迹。

6、家长心态不同

留美幼童的父母是相应政府号召,冒着巨大的风险,依依不舍地将孩子送往国外。他们和政府签订了类似卖身的文书:“……十五年中如有疾病死亡及意外灾害,政府皆不负责。”事实上,幼童求学期间夭亡16人,超过10%的死亡率。

今天的小留学生家长是倾心向往之,不惜重金送子留学,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往异国他乡,甚至让孩子成为自己未来移民的垫脚石。

7、留学成果:

留美幼童计划受到清政府保守势力阻挠,于1881年夭折。当时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完成了学业。即使这样,其对近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20名幼童,除留学期间早亡的16人外,几乎都成了政治、军事、工商、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建设京张铁路的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等。从军的留美幼童有7人在反侵略战争中为国捐躯。

今天的小留学生,会取得哪些成果,现在还不敢妄下结论,需要未来的历史老人来回答。


今天的小留学生与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