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疫情影響業績下滑,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國盛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碧水源(300070)

疫情影響一季報業績下滑。2020Q1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6674.0-8342.5萬元,同比下降-20%-0%。公司通過對商業模式的調整,重點加強核心產品銷售,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成果。但因部分重要參控股子公司受疫情影響,業績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19Q1歸母淨利潤佔全年的6.0%,一季報利潤佔比較小,且我們認為隨著復工有序的開展,公司各項業務能逐步恢復正常狀態,未來業績仍值得期待。

挺過“最困難時期”。自創業以來,公司致力於膜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經過十餘年的時間成長為中國民營膜設備龍頭。2001-2015年歸母淨利由5.6增長至18.5億元,5年複合增速27%;2017-2018年隨著PPP模式的興起,行業浪潮裹挾著公司承接了大量非運營、低毛利的工程項目,由於付費機制不完善,以及PPP政策的收緊,2018年公司業績大幅回落。

中交入主,協同效應強。中交入主後,碧水源國企背景+民企經營,實現優勢協同:1、定增後碧水源的授信體系會和中交接軌,融資成本及財務費用有望降低,且存量項目望加速拓展,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2、中交集團2017年起戰略拓展環保板塊,未來碧水源望藉助中交的資源獲取更多環保項目,協同效應強(目前雙方已合作哈爾濱項目、菏澤項目),成長空間充分打開。

膜法水處理仍大有可為。膜法水處理能耗低、工藝簡潔、水質應用範圍廣等優勢,僅考慮膜設備市場2020年預計超過267億元。同時膜市場新增應用領域廣闊,除了傳統市政汙水外,膜市場將將更廣泛地應用於①北方地下水回灌、②北方沿海城市海水淡化、③高原湖泊水質處理、④工業汙水的膜處理等領域,碧水源作為國內膜法水處理的龍頭,產品系列豐富、持續研發能力強,品牌優勢明顯,將持續受益於膜法水處理市場的釋放。

再融資新規出臺,估值壓制因素解除。債券融資利率2019年逐漸下行,2020年2月,證監會發布了再融資的新規,股權融資也有望逐步放開,環保板塊資金的問題得以解決,壓制行業估值的因素逐步改善。環保行業作為政府基建的一個抓手,投資屬性強,碧水源作為國資背景的環保龍頭,受益於融資環境的改善,水務項目拓展有望加速,估值有望提升。

投資建議:國內膜法水處理市場廣闊,公司作為以膜為核心科技的水處理龍頭,有望持續受益,同時隨著公司存量PPP項目清理完善、中交集團入主、外部融資改善、戰略及時調整,公司業績將逐步反彈,恢復高質量的增長。此外,光環境高速增長,良業持續受益。假設定增2020年底實施完畢,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為13.9/18.1/25.1億元,EPS分別為0.44/0.57/0.69,對應PE21.5X/16.6X/13.7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膜設備市場拓展不及預期;2、膜技術推廣與市場競爭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