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銀理財——招商銀行的任督二脈

小時候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還是小學四年級聽廣播裡播金庸的評書——笑傲江湖。武俠小說裡經常出現的橋段就是主角因為機緣巧合打通了任督二脈,瞬間功力大漲一甲子。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就意味著脫胎換骨,武功突飛猛進,因為任督二脈連通了人身體上奇經八脈打通後氣息可以循環運轉生生不息。所以,後來經常用打通任督二脈形容解決了大局中的關鍵障礙,從而理順了內部協調運作的關係。

過去幾年雖然招行的業績表現不錯,無論是營收、資產質量還是淨利潤都讓人很滿意。但是,作為長期跟蹤招行的投資人,一直覺得招行的戰略佈局上略顯凌亂,總感覺缺點什麼但又說不清。在田行長上任後對招行的戰略發展方向進行了完善,從原來的零售一條腿走路,逐漸向一體兩翼均衡發展的方向上前進。不論是投行,私人銀行,金融科技都是相當有針對性的佈局。但是,這些戰略方向就如同一顆顆珍珠,單獨看都熠熠生輝,但是總感覺缺少一根鏈子將它們串起來。

當前,中國銀行業正在面臨諸多轉變和挑戰。如何應對未來的同業和異業競爭是擺在招行面前的一道難題。對公業務面臨融資方式的轉變,銀行需要從簡單的放貸人轉變為企業的金融合作夥伴,綜合規劃企業的融資途徑,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在零售業務方面,如何給海量的客戶提供標準的保值服務和如何給少量超高淨值客戶提供定製化的增值服務。

而這一切問題,在我看到招銀理財的總經理劉輝的發言後迎刃而解,當時有一種感嘆:原來你就在這裡。劉輝在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說:“我們在思考理財子公司轉型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戰略問題。招商銀行的整體戰略是在開放融合的背景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是一個橋樑,承接著從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甚至是託管業務連接“兩翼”,去服務於“一體兩翼”戰略

。”

這段話很明確地點明瞭招銀理財的定位,鏈接對公和零售,資產供給和財富匹配,投行和資管。招銀理財就如同人的任督二脈,一旦打通將完成招行從資產組織,資產管理到財富配置的完整鏈條。下面舉一個完整的例子來說明:

對公客戶的需求在不同的生命週期是不同的,小企業最初需要的是啟動貸款,這部分通常是創業者靠自有資產可以滿足的。等企業活下來後可能需要的就是風險投資,再長大就需要更多的商業貸款,IPO或者發債。當企業做大資金充裕後需要的可能就是現金管理。個人客戶也是類似的變化,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需要的是信用卡,分期,消費貸,隨著事業的發展收入增加可能開始需要房屋按揭,到中年後財富管理需求開始增加。以上的客戶需求招行有不同的金融服務對接,對公依次為:小微貸,風頭,商貸聯動,現金管理;零售依次為:信用卡、消費貸、按揭、理財。

過去的銀行體系內完成這些單獨的任務需要依靠表內資產負債進行匹配,但是隻要資產過表內就存在業務範圍限制、風險剛兌、風險資產消耗資本金等問題。而理財的收益也滿足不了部分客戶增值的需求。但是,招銀理財的出現可能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對公業務的玩法:首先,在企業初創階段招行通過小微貸或者千鷹展翅計劃將潛在的好公司圈住,進行觀察;等到其中的千里馬跑出來後,招銀國際風投介入通過股權融資鎖定;同時通過商貸聯動和上市輔導孵化企業;在上市前再將私人銀行的理財集合產品做Pre-IPO突擊入股。零售業務的玩法:信用卡資產包裝成ABS分級產品,將優先級加入到理財組合中賣給風險等級不同的公司或個人客戶。

通過理財子公司將資金提供方和資金需求方連通起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而在此過程中,銀行不再是風險的定價者,自然也就不必持有風險資產。招銀理財現在的方向就是儘快擴大規模,將招銀理財做成金融平臺型公司。招銀國際和招商銀行負責組織資產,利用金融科技,直銷銀行,私人銀行等手段組織風險偏好不同的客戶群和資產對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輕資產發展。希望有一天招銀理財的規模可以超過招行自己的資產規模,相信到那時招行的分紅比例完全可以提高的40%~50%的水平。

想擁有證券低佣金的點擊“

粉絲福利”子菜單,剛剛上線了第二家國內券商的投資渠道。目前,粉絲福利提供2家國內頂級券商,1家海外券商的低傭渠道,必有一款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