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一座悄然崛起的文化之城

黨的十九大以來,渠縣立足建設“川渝最美生態濱江文化名城”,大力實施“文化+”發展戰略,用文化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用文化育新人、展形象、促發展,讓這座千年文化古城悄然崛起。

以文書時 讓時代的好聲音“嗨”起來

“嘔啞嘲哳響不休,東鑼西鼓自淹留。”4月8日,在渠縣文聯排練廳,該縣戲劇家協會主席張人俐帶著一群畫著各色戲妝的演員正在排練川劇《八濛山》。

《八濛山》是張人俐去年撰寫的劇本,講述的是三國時期,在渠縣境內著名的張飛大戰張郃一事。張人俐說,除此以外,反映全縣脫貧攻堅的戲劇《龍骨山》也將在今年完成創作和巡演。

這是渠縣文藝繁榮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如何讓源遠流長的宕渠文化重煥異彩,一直是渠縣縣委、縣政府的一道難題。

繁榮大文化,涵養人文宕渠,建設“四川文化強縣”……按照渠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的奮鬥目標,2017年,渠縣先後出臺了《建設四川文化強縣的實施方案》《渠縣文藝拔尖人才培養計劃五年實施方案》和《渠縣文藝精品資助暫行辦法》等“1+3”方案。根據方案,該縣設立文化藝術基金100萬元,依託“宕渠四子”實現“名師帶徒”計劃,培育新生代“宕渠作家群”。通過資助年度創作項目、資助出版文藝書籍、優先選培送訓等方式,力爭用五年時間培養文藝拔尖人才10名,創作30件體現宕渠特質、展示宕渠風貌有影響的優秀文藝作品。

為讓文藝工作者“安居樂業”,渠縣開全市乃至全省之先河,專門劃撥三層樓房共2000餘平方米,讓14家文藝協會全部入駐,會議室、排練廳、演藝廳等設施一應俱全。為發揮大師的領軍作用,渠縣還專門建立“賀享雍工作室”,並對所有文藝協會給予財政經費支持,讓協會有錢辦事、有人辦事、有事可做。

由此,渠縣文藝界創作激情極大激發,“宕渠作家群”悄然崛起、名聲日響。截至目前,渠縣文藝界共有國家級會員13名、省級會員156名、市級會員381名,創作出反映脫貧攻堅的長篇小說《山盟》、系列長篇小說《鄉村志》1—10卷等精品力作……

以文化人

讓心田滋潤起來

為涵養巴賨文化,渠縣組建了“宕渠文學院”。在整合和提升“宕渠文化大講堂”的基礎上,設立了“文峰高端講壇”。根據計劃,“文峰高端講壇”每月都要邀請重量級的專家學者來渠設壇講課,打造渠縣人身邊永不落幕的文化講壇。

除了這種高端講壇,校園文化浸潤雖細無聲息卻卓有成效。近幾年,“書香渠縣”系列講座每年要開展30多場戲曲進校園、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幾乎涵蓋全縣中小學校。

在文化的浸潤下,渠江三小的“孔子學堂”、渠縣中學的“嘯天詩館”、達州外國語學校長達五百米的“詩歌碑廊”各具特色,渠中、三匯中學先後被星星詩刊社、巴山文學院聯合授予“中小學生詩歌教育創作基地”。

此外,渠縣還每年撥付經費30餘萬元,辦有《渠江文藝》、《宕渠詩叢》、《濛山文藝報》“兩刊一報”,加上文聯微信公眾號“宕渠新文藝”、“三匯文學”,讓渠縣的文藝之聲經久不息。

以文潤城

讓城市也有文藝範

今年春節,地方影像志“渠縣篇”和“賨影謎蹤”兩部紀錄片在央視播出,引起極大轟動,渠縣人的文化自信又一次“爆棚”。

地方影像志“渠縣篇”中的文峰山景區,是近年來渠縣城市文化建設的大手筆,定位為“宕渠文化地標、城市書香花園”。作為渠縣的文化標誌性建築,將與位於西城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遙相呼應,既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旅遊景點,也是儒家文化、科舉文化、歷史文化的載體。

為建設文化之城,渠縣注重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中,圍繞“川渝最美生態濱江文化名城”,努力做好多彩的山、秀麗的水、宜居的城、厚重的文“四篇”文章。

土溪鎮的中國漢闕文化博物館,貴福鎮的紅色渠縣紀念園,三匯鎮的三匯文學陳列館和民俗館……為著力打造看得見的“文化之城”,實際上,這樣的人文景觀不只在渠城,鄉村也比比皆是。

為擴大文化影響力和帶動力,自2015年起,渠縣和中國詩歌協會合作舉辦“楊牧詩歌獎”。藉助這一國家級詩歌大賽,渠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為了激發和褒獎本土文藝家,渠縣還開設了渠江文藝政府獎,每年舉辦“新苗杯”校園詩歌大賽等。

而今,“中國詩歌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相繼花落渠縣,詩香渠縣、生態名城,已成為宕渠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

以文興業

讓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如何讓文化與經濟相融互動?渠縣依託古賨文化、秦漢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獨特的資源稟賦,精心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核心旅遊景區,加快文峰山、秀嶺春天、龍嬉谷、萬花谷、賨花寨等文化旅遊精品景區創A建設,積極推動文旅資源大縣向文旅產業強縣轉變。目前,全縣建成國家4A級文化旅遊景區2個、3A級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1個。

在此基礎上,渠縣加快實施“文化+”戰略,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高質量發展。

“一片桑梓葉,三生解語花。”“宕渠好茶,出自秀嶺。”在四川秀嶺春天茶文化創作基地,茶文化的植入,讓這片宕渠好茶染著濃濃的家鄉味,深受渠縣人喜歡。渠縣漢碑酒業公司建有川東最大的酒文化體驗區和唯一的“將進酒”詩廊。詩詞大咖的精品佳作,詩詞活動的開展,既讓企業文化得到倡樹,也讓漢碑酒更有文化的味道……

其實,在渠縣,這種“文化+”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這座文化厚重的城市,“文化+”帶來的融合活力,已讓這座文化之城悄然崛起。□張仕東 楊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