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娘新方法賣菜,每年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近一倍

茄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由於其價格一直比較穩定,所以在每個地方種植面積都挺多。在山西有一位大娘,種植茄子很多年了,為了多賺點錢,她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別的農民都是按斤賣,她卻可以按個賣,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到底怎麼回事呢?

山西大娘新方法賣菜,每年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近一倍

雖然大娘種的也是茄子,但是她不同於別的種植戶,她是一個大棚裡同時種植4種茄子,有紫皮茄子、黑皮茄子、綠皮茄子、白皮茄子。前兩種茄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茄子,同時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後兩種茄子就比較少見了,價格自然就比普通茄子高。

山西大娘新方法賣菜,每年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近一倍

大娘為了多賣點錢,就把它們組合在了一起。每天早上把茄子採摘回來以後,她會從每個品種裡選一個用保鮮膜包好,然後再用紙盒子進行精包裝。這樣一套流程下來,每個茄子的身價暴漲,一盒批發價賣到了8-12元,利潤不僅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銷量也漲了很多,越來越多的超市想要跟她合作,而且只要這種包裝的茄子。

山西大娘新方法賣菜,每年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近一倍

其實,這就是組合營銷。原本很便宜的茄子,單獨賣不值錢,幾種組合在一起價格就翻倍了。但是價格貴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超市預訂呢?因為茄子有了這種包裝,顧客不再挑挑揀揀,只能看好哪盒拿哪盒,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每日茄子的損耗,總體算下來還是非常划算的,而且這種包裝看上去高大上檔次,超市也能賣個好價錢。

山西大娘新方法賣菜,每年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近一倍

在大娘的帶動下,村裡其他種植戶也開始學習這種包裝方法,現在在她們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種植規模,很多外地客商每年都要到村裡諮詢、考察。如今,她們的茄子已經賣到了北京、上海、青島等一些大城市。同樣一個大棚,採用這種新方法後,種植戶每年能增收2萬元,畝利潤提高了近一倍。想了解更多農村創業項目和三農故事,可以關注本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