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經常會有朋友跟我吐槽:

我家孩子最近就是不聽話,不讓她看手機看電視就撒潑打滾地哭鬧,吼也沒用,越吼越來氣,都控制不住自己揍他一頓,揍完就後悔,而且當時有用,過後還那樣,幫我出出招治治這孩子! 我家孩子早晨不起,晚上不睡,我給他講道理,越講越沒用,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和打仗一樣,逼得最後就得狂吼一頓,他才磨磨唧唧起床!我都愁死了,這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了,你快出幾招幫我治治我家這個小祖宗唄。

瑪麗·尼爾森說:“如果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你感到很痛苦,那你一定使用錯了方法。”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我們一起來假設一個場景:你現在正和弟弟玩玩具,弟弟特別想玩你手裡的玩具,你反覆提醒他我還沒玩完,先別搶,可弟弟還是硬搶走了你的玩具。

而這時候媽媽卻對你說:“別哭了,這有什麼好傷心的啊,不就是個破玩具嗎?你是大姐姐,他是弟弟,你要讓著他點啊,要學會分享,應該要謙讓著點弟弟!再說了他也就玩一會就還給你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啊!好了好了別哭了,都那麼大孩子了因為這麼點小事還哭鬧羞不羞啊!行了別哭了別哭了,你再哭再哭,媽媽可不管你了”。

當你聽到這些通常父母們安慰教導孩子的話語後,你有什麼想法、感受呢?

你是不是感覺更加生氣了,你覺得媽媽不理解你,媽媽是向著別人的,那你接下來應該會哭得更加傷心,甚至會撒潑打滾地哭,還有可能會把對弟弟的不滿情緒升級轉化為打媽媽來洩憤。

媽媽本來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想要通過這種說教方式,讓孩子能夠懂得與人分享、有耐心、有愛心、大度、寬容、有責任感,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擁有平和的心態,與人溝通達成合作的能力等等。然而因為媽媽的引導方式不當,不斷地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還不停地評價和指責孩子,這都讓孩子的感受不斷地升級到不可調控的挑戰行為的局面。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這正如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所言:“兒童不會自己判斷自己,他是以別人對他的態度來判斷自己的。 ”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讓孩子學會識別情緒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能會大哭、大喊大叫、摔東西、撒潑打滾、耍賴、打人、不講道理等等,我們看到的這些裸露在行為冰山圖上的表象,這些都不是負面情緒,而是挑戰行為。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我們需要看到行為冰山以下的東西,需要了解行為背後有感受,感受背後有需求和信念。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在家裡牆壁上貼上一張情感臉譜,平時可以用啟發式提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慢慢教會孩子識別情緒。比如,家長可以啟發式提問孩子:這個臉譜代表的哪個感受啊?是傷心還是沮喪呢?是開心還是平靜呢?對於沮喪、內疚、擔憂等等對於我們成人來說都比較陌生的感受詞,家長可以結合情感臉譜或者感受詞表來熟知這些感受詞彙。家長還可以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來識別感受。

例如,我會對我的女兒說:“兜兜,沮喪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比如你去買玩具,可是商店裡的玩具已經賣完了,這時候你是不是很沮喪?你能在臉譜上找到嗎?”

識別感受是表達感受和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一旦孩子能夠表達感受,被家長看見,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地流走。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三步讓孩子的情緒滅火

在弟弟搶玩具的體驗式活動中我運用了情緒管理的工具憤怒與3A,包括三個步驟:認可、准許和提出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只需要家長做到三步:

第一步:認可憤怒

家長可以對孩子說類似的話:聽上去你真的生氣了。

第二步:准許憤怒,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權利

我不會責備你,我也常常會感到憤怒。

第三步:可接受的解決方法

你願意打打枕頭來發洩一下嗎?

你願意對著玩具熊大叫來發洩嗎?

你願意在走廊裡跳上跳下來放鬆嗎?

當孩子的情緒被認可和准許的時候,他的情緒、他的行為就會慢慢地降級。這個工具堪稱是滅火神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來幫助孩子識別情緒、認可情緒和疏通情緒。

吼孩子是病,得治!3步治好“河東獅吼”的家長

為什麼情緒管理工具對低齡的小寶寶發脾氣的行為是沒有效果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

適齡行為挑戰行為。

那些被我們成人稱之為孩子的挑戰行為(不聽話、胡亂發脾氣、拖沓磨蹭等等)是根據什麼來界定的呢?所謂的孩子的挑戰行為大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主要是因為這些行為挑戰到成人的權威或者有損成人的利益,讓成人感覺不舒適,才被我們貼標籤為挑戰行為。

那如果我們換成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特別是結合每個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階段就應該出現的為了滿足大自然設定好的發展規律的行為來看,很多孩子的一些階段性的行為就可以被稱之為適齡行為了。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在她的原著中列舉過很多例子,有關嬰幼兒因雜亂無序的環境干擾了他,並使他心煩意亂,他會通過絕望的叫喊來表達自己的痛苦,甚至是採取生病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焦慮感受。如果我們成人不瞭解兒童秩序敏感期的發展需求,只看到孩子行為冰山的表層,常常會將這些孩子謀求自我敏感期發展的信號錯誤解讀為無理取鬧的挑戰行為或者是某種無法治癒的病症。

舉個蒙臺梭利博士原著中的經典案例:

一個還不滿一歲半的孩子,他的家庭剛剛完成了一次漫長的旅遊,最初的症狀是晚上失眠和反胃,一到晚上,就必須把這個孩子抱在懷裡。請來兒科醫生檢查這個小孩,給這個孩子提供了特殊的飲食、日光浴、散步以及採用了其他方法,但是這些措施毫無成效,夜晚成了全家的一種痛苦,這個孩子最後驚厥起來,可憐地抽搐著,並在床上打滾。這種情況每天要發生兩三次。這個孩子因為年紀太小而不能說話,他的父母決定約請一位著名的兒童精神病專家。當時蒙臺梭利博士也參加了,這個孩子看上去很好,據他父母講,在漫長的旅途中一直很健康。因此,他的失調很可能有著某種精神的因素。當蒙奶奶看到這個孩子躺在床上忍受著病痛發作的痛苦時,蒙臺梭利博士得到了一種啟發。她拿了兩個枕頭,把它們平行鋪開,它們的垂直邊就形成了一個小床,像一張圍著欄杆的兒童小床。然後,她把床單和毯子覆蓋上去,沒有說任何話,把這張臨時湊成的兒童小床緊靠在小孩所睡的床邊。這小傢伙看著它停止了嚎叫,滾著滾著,滾到這張床的邊沿,然後睡在裡面,並說“卡瑪、卡瑪、卡瑪!”他用這個詞來表示“搖籃”,並立即就睡著了。他的病症再也沒有發作過。原來在旅行過程中,每個晚上,他們都睡在一流的旅館裡,那裡有圍著欄杆的兒童小床,而現在,他們住在一個寬敞的有傢俱的公寓房間裡。由於沒有圍欄的兒童小床,這個孩子與他的母親睡在一張大床上。這個孩子採用了他的方法表示對一種令人討厭的無序的抗議,不滿成人把他抱離自己的床而放到一張沒有圍欄的大床上。很明顯,睡在大床上的這個小孩,失去了從兒童小床圍欄中所感受到的那種支撐感。這種感覺的喪失,導致了內部定向的混亂以及痛苦的內在衝突,在許多醫生看來似乎是不可治癒的。這個孩子的反應說明了敏感期的力量。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要學會善待孩子,這其實也是善待內心的那個自己。當你平和安寧,孩子也會幸福快樂。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人人都是蒙臺梭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