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網絡上流行起了物質獎勵的教育方式,父母們通過外在的獎勵習家給孩子前進的動力,但是獎勵也要有限度,你的獎勵也有可能讓孩子喪失自己的初心。

認識的一個朋友,家境富裕,但孩子玩兒心大不願意坐下來讀書寫字,朋友採取物質獎勵的方式,激勵孩子養成讀書寫字的好習慣。朋友和孩子約定,只要孩子能夠按時完成讀書任務,朋友就會完成孩子的一個願望。剛開始效果顯著,朋友著實開心,但是漸漸的朋友的物質獎勵就偏離了跑道,孩子的慾望被物質所包裹,孩子開始利用父母的獎勵來談條件,沒有獎勵便不肯學習,這讓父母很是頭疼。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很多采用物質獎勵的父母都在抱怨孩子的貪婪,但也有一些家長在提供物質獎勵的同時也獲得了預期的效果,那麼究竟獎勵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適當使用獎懲激勵法,有什麼好處?

1.幫助孩子獲得肯定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肯定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獲得了來自於父母的獎勵時,無論獎勵是以何種形式傳達給孩子的,孩子都會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被父母的獎勵所培養。

2.鼓勵孩子更加優秀

來自於家庭的獎勵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外部動力,孩子會因為父母的獎勵而讓自己進入一個不斷前進的良性循環之中,孩子會不滿足於停滯的狀態,他不會希望自己越來越好,甚至達到一個完美的表現。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3.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

父母獎勵孩子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積極向上的獎勵會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距離,父母更加了解孩子,孩子也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成長,親子之間彼此心連心,孩子也會更加幸福快樂。

良好的獎勵會在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給孩子提供幫助,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獲得了來自於父母物質獎勵的滿足,孩子的內心也會更加的健康,當然一味的獎勵也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家長濫用“獎勵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危害?

1.孩子會忘了根本

其實父母長輩還是總結是無非是希望孩子做好這件事,有明確的目標,父母希望通過獎勵的方式幫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變得努力。當父母源源不斷的物質獎勵,會讓孩子逐漸陷入物質獎勵的漩渦,迷失了最初的方向,甚至忘記了自己根本的目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2.孩子會變得物質

家長們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激勵孩子,希望通過物質鼓勵孩子不斷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容易會受到物質獎勵的影響,開始追求物質享受,變成了嚴厲只有錢的俗人。孩子的奮鬥目標從獲取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轉變為了追求對物質的享受,甚至孩子的收穫習慣也會受到物質獎勵的消極影響。

3.失去人生的主動權

當孩子習慣於獲得物質獎勵時,孩子對於獎勵形成了一種依賴,一旦失去這種外部依賴,孩子的人生選擇權也會隨之喪失。這些過分依賴於外部刺激的孩子會逐漸變得迷茫,在他們的人生中目標的完成只是為了父母的獎勵,他們從未思索過自己的人生,你從不曾真正考慮過夢想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長期依賴於家長物質獎勵的孩子,在這樣外部刺激的作用下,會逐漸迷失前進的動力,甚至會將人生的主動權交給父母的外部獎勵,還有一些孩子會逐漸迷失在物質的漩渦之中而無法自拔。事實上,只有父母正確的利用物質獎勵,孩子才不會輕易的迷失自我。

三、正確使用“獎勵法”,家長要做好這3點

1.獎勵要適度

對於成長階段的孩子而言,來自父母的外部獎勵是刺激他們前進的絕佳動力,所以大多數的父母都會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奮發向上。但是這個獎勵一定要控制力度,注意次數,如果孩子的點滴成長都被獎勵所包裹的話,孩子就會逐漸被父母所提供的外部獎勵所吸引,逐漸失去內部動力。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分清主次關係,把握好獎勵的度。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2.培養孩子的興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好的動力就是孩子的興趣所在,父母的物質獎勵無非是強迫孩子完成父母的意願。孩子只不過是在獎勵的誘惑下機械性的完成一件任務罷了,希望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父母就應當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簡單的依賴物質獎勵,從外部推著孩子向前。就像歌德所說:“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

3.保護孩子的慾望

真正推動孩子向前的無非是源於孩子內心的慾望,這些慾望是孩子不斷成長的原動力,只有父母完整的將孩子內心的慾望保留下來,孩子才會源源不斷的向前奔跑。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路人,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不斷前進的過程中,物質獎勵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物質獎勵不要輕易讓物質獎勵流於形式。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四、當孩子學會“談條件”,家長應該怎樣引導?

1.給孩子建立底線

當孩子習慣了通過談條件的方式來達到家長的目的時,家長不妨為孩子設立一個底線,這個底下在於父母為孩子設立一個行為的尺度。類似於“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的手機”,這樣一個底線不限制孩子的自由,讓孩子在獲得尊重的同時為孩子樹立良好的習慣。

2.有所選擇的提供給孩子獎勵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完全避免物質獎勵,但是父母要明白獎勵不是一種和孩子做出的交易,獎勵本身是為了鼓勵孩子而不是孩子的籌碼,對於一些原則性的事情,父母要堅定態度,拒絕獎勵。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獎勵越“物質”?做不到這3點,當心獎勵變陷阱


3.突破底線的孩子獲得相應的懲罰

教育孩子就應當賞罰分明,父母為孩子提供獎勵的同時也要為孩子設立懲罰,懲罰不是父母的打罵,有時候一個失望的眼神就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

孩子會用談條件的方式來索要獎勵,無非是父母的縱容,父母應當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必須要做的,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不要因為愛孩子,而溺愛孩子,父母對孩子的獎勵要有限度,獎勵不能成為父母放縱孩子的藉口,獎勵也不應該是孩子失去成長動力的根源,獎勵應當是父母幫助孩子源源不斷地向前奔跑的助力。

互動話題:作為家長你是否會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獎勵?孩子是否會和你講條件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