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2017 · 年度報告│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爆發前夜

鄧恢平

編者按:鴻飛霜降,節變歲移。從春至冬,電氣週刊在專業新聞領域又耕耘了一整個寒暑。2017年,電氣週刊追蹤報道了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重點事件、熱點事件。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本版編輯特整理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發展概況、專家觀點、十大新聞,以饗讀者。

市場進入爆發前夜

——2017年新能源汽車、儲能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低碳生活成為時代熱詞。綠色發展,在能源行業體現為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低碳生活,在出行方式上體現為倡導使用新能源汽車。

2017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加速發展期,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提升,各方資本蜂擁而至,行業併購重組、擴產增容不斷,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進入爆發前夜。2017年,儲能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同頻共振。動力電池產業的繁榮,間接推動了儲能產業的發展。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也間接為儲能電池積累了技術、經驗。

印象2017 · 年度報告│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爆發前夜

新能源汽車駛入快車道

核心閱讀: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態勢整體看好。一是各種政策陸續出臺,“雙積分”政策、動力電池回收拆解規範等政策極大促進了產業的發展。二是各路資本紛至沓來,整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相繼擴產增容,互聯網企業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三是結構調整頻頻,產業內併購重組、合資設廠案例不斷。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接近80萬輛,銷量增速較往年明顯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爆發前夜。

2017年,政策仍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今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包含從整車生產、補貼發放到動力電池標準、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以及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方方面面。

其中,工信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在2017年9月28日聯合公佈的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無疑是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顆“重磅炸彈”,點燃了整個汽車市場。該《辦法》的出臺,顯示了我國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強大決心,也是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後出臺的一個更加長效的激勵政策,是從生產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的規劃。整車企業銷售燃油車累計的負積分需要和銷售新能汽車累計的正積分持平,該舉措的實施,掀起了整車企業加入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大流的熱潮。

2017年,大眾、福特等國外老牌燃油車企業紛紛宣佈要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或合資設廠,或獨自推出新能源車型。老牌車企佈局新能源汽車生產,一方面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產業形成“你追我趕、優勝劣汰”的氛圍,倒逼車企生產出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新能源汽車,最終促進整個產業快速良好發展。

在一些輔助政策上,國家也是力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發布 《關於2018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2018年北京的小客車指標額度將由15萬個削減為10萬個,其中新能源汽車指標額度仍然保持6萬個,普通指標額度將減為4萬個。

此外,2017年,公安部發布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的通知,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107個城市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啟用。

綠色、科技、時尚的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既有利於辨別、對新能源汽車實行差別化管理,也有利於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新興產業對資本總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力推的新興產業,2017年以來,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電池企業,都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投資。不僅燃油車企業、電池生產企業開始增加新能源汽車生產線,甚至連一些互聯網企業也紛紛開始“跨行造車”。2017年,猛獅科技和東風裕隆攜手推出新能源汽車新品牌裕路,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合資設廠,阿里巴巴投資小鵬汽車,百度和騰訊領投蔚來汽車……但是,大量的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讓這個產業一度火熱的同時,也產生了產能過剩等問題。其中產能過剩最嚴重的就是動力電池領域,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量累計達到了31.5吉瓦時,但各種新能源汽車的裝機量大約在14.7吉瓦時,產能過剩趨勢愈發明顯。

儲能產業蓄勢待發

核心閱讀: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儲能產業首個指導性意見,該意見對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是,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儲能目前仍然不具備靠自己力量“破殼”的能力,還需要國家從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

2017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保持增長,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達264兆瓦,相比於2016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638.5兆瓦,增長率同比下降明顯。其中我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為45.15兆瓦,佔比為17%。相比於2016年我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101.4兆瓦,2017年我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裝機增長率同步下降。

電化學儲能增長率之所以出現下降趨勢,關鍵還是因為當前儲能的成本仍然較高,現有商業模式下儲能仍不具備盈利能力,電力用戶缺乏配置儲能設備的積極性。以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為例,某風光儲項目負責人介紹,配置儲能系統可提升10%~20%的風電利用率,每年可增加的電費收入約為1000萬元~2000萬元,但是儲能電池每年的折舊費就達3000萬元以上。

當前情況下,成本和商業模式成為儲能邁入商業化必須跨越的“門檻”,在此基礎上,2017年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 《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儲能產業首個指導性文件,是對儲能產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作出的明確規劃。《意見》重點部署了五項任務,其中任務之首就是要推進儲能技術研發示範,要集中攻關一批具有關鍵核心意義的儲能技術和材料,試驗示範一批具有產業化潛力的儲能技術和裝備。

此外,《意見》還強調了要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場站側儲能補償機制,建立健全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探索建立儲能容量電費和儲能參與容量市場的規則機制。

繼《意見》出臺後,國家能源局再度出臺《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明確鼓勵儲能設備、需求側資源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允許第三方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

這兩個政策的出臺,對儲能產業發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由於並未提及對儲能進行補貼,因此短時間內仍然難以有效改變儲能產業的發展困境。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儲能尚且沒有具備獨立“破殼”的能力,還需國家從政策等多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2017年新能源汽車、儲能行業十大新聞


國家動力電池發展行動方案發布

新聞回放:3月1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佈《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明確了到2020年、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的主要目標,部署了建設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等九項重點任務。

點評: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能夠跑多遠,取決於它,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降幅空間有多大,也取決於此。因此,《方案》的發佈,對促進我國動力電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電池領域掀起併購熱潮

新聞回放:5月2日,創新股份擬以55.5億元購買上海恩捷100%股權;10月10日,中葡股份擬以27.08億元購買國安鋰業100%股權;10月28日,美都能源擬以35.96億元收購瑞福鋰業98.51%股權……

點評:2017年,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即將迎來的爆發前夜,各路資本紛紛提前佈局,或擴大產能、或新投生產線,積極搶佔動力電池市場。但是資本的一擁而入也造成了動力電池產業出現產能過剩。


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出臺

新聞回放:5月1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範》(簡稱《規範》)。《規範》指出了回收拆解企業應具備相關資質,規範了車用動力電池的拆解流程以及拆解後的電池該如何儲存理。

點評: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退役動力電池的安放成為對環境的一個潛在威脅。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是一項“技術活”,必須由有資質有技術的企業來做。因此,標準的出臺,及時而必須。


“雙積分”管理辦法頒佈

新聞回放:9月28日,工信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公佈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指出要建立積分核算制度和積分管理平臺,明確積分核算方法,實行積分並行管理等。

點評:《辦法》的發佈,彰顯了國家力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也讓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看到更大利好,是國家考慮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給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入的一劑更為長期有效的“強心劑”。


儲能產業首個指導意見發佈

新聞回放: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了未來10年儲能發展的兩個階段目標,部署了五項重點任務。

點評: 作為儲能產業首個指導性文件,《意見》的出臺,振奮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凝聚了力量、指明瞭方向、描繪了藍圖,是我國儲能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


北京1路公交採用18米電動車

新聞回放:10月22日,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批以“中國紅”為外觀主題的18米純電動公交車投入北京市公交1路線運營。車輛配置鈦酸鋰快充動力電池組,15分鐘即可完成整車充電,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30公里。

點評:銀隆新能源生產的18米長純電動公交車,“中國紅”主題的外觀透露出強烈的中國元素和 “中國印象”,18米超長車身則體現了中國製造的新水平,純電動的設計彰顯了我國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全球最大電池儲能系統建成

新聞回放:12月1日,特斯拉位於南澳大利亞州的儲能電池系統建成。這是全球建成的規模最大的電池儲能系統,特斯拉這一電池陣列的設計容量為100兆瓦/129兆瓦時,能在1個多小時內為約3萬戶家庭供電。

點評:作為全球建成投運的規模最大電池儲能系統,特斯拉這一項目對大規模儲能電站的建設運營無疑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借鑑意義。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例的不斷提高,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場站配置儲能裝置是合理選擇。


氫能源領域首個團體標準發佈

新聞回放:12月6日,中國節能協會發布了我國氫能源領域首個團體標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該標準規定了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的術語、定義、要求、氫中主要雜質氣體,還規定了氫氣的抽樣、採樣與濃度計算方法,氫氣的包裝、標誌與儲運,以及安全要求。

點評:氫氣具有製備簡單、成本低、能效高等優勢,但也存在運輸存儲不便、易爆等缺陷,因此一直未實現大規模應用。首個團體標準的出臺,對推動國內燃料電池技術在相關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海拔最高儲能項目併網

新聞回放: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最大的商業運行儲能項目———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西藏羊易儲能電站順利併網。該儲能電站項目由30兆瓦光伏和20.7兆瓦時儲能組成,位於海拔4700米的西藏當雄。

點評:一直以來,溫度是影響電池性能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北控清潔能源西藏羊易儲能電站的成功併網,對我國儲能系統走向環境更惡劣地區具有重要的開拓作用。


專│家│觀│點


衣寶廉

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前,國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已經進入商業化初始階段,而我國距商業化應用還有一段距離。儲運氫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關鍵環節。液儲氫、高壓儲氫瓶儲氫、金屬儲氫、金屬有機化合物儲氫幾種技術路線中,液儲氫成本較貴,能耗較高;金屬儲氫儲氫量太低,且會分解有毒物質;金屬有機化合物儲氫容量大、成本較低,最具發展前景。

趙爭鳴

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


電動汽車充電將成為無線電力傳輸的主要應用場所。當前應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非技術的問題,一是標準問題,國家在無線電力傳輸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二是成本問題,無線充電技術相比於有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的成本目前仍然太高。三是觀念問題,用戶普遍認為無線充電輻射太強,會對人體造成較大損害。

慈松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主任研究員


現有儲能系統本質上是模擬系統,缺乏能量流與信息流在相同尺度上的深度融合,極大影響電池儲能系統的性能。主要表現為用戶體驗到的系統循環壽命遠低於單體電芯的循環壽命,單位電量轉移的系統成本過高,無法形成不依賴於補貼的電池儲能商業模式。因此,儲能系統向數字時代邁進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張華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當前市場環境下,各方投資儲能裝備的積極性都不高。市場主導很重要,但在市場形成之前,扶持政策對推動儲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儲能指導意見發佈後,還應儘快出臺相關配套措施。通過建立行之有效的補償機制細則和具體的產業扶持政策助推我國儲能產業邁過商業化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