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2017 · 年度报告│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前夜

邓恢平

编者按:鸿飞霜降,节变岁移。从春至冬,电气周刊在专业新闻领域又耕耘了一整个寒暑。2017年,电气周刊追踪报道了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重点事件、热点事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本版编辑特整理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发展概况、专家观点、十大新闻,以飨读者。

市场进入爆发前夜

——2017年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成为时代热词。绿色发展,在能源行业体现为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低碳生活,在出行方式上体现为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

2017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加速发展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提升,各方资本蜂拥而至,行业并购重组、扩产增容不断,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进入爆发前夜。2017年,储能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同频共振。动力电池产业的繁荣,间接推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也间接为储能电池积累了技术、经验。

印象2017 · 年度报告│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前夜

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核心阅读: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整体看好。一是各种政策陆续出台,“双积分”政策、动力电池回收拆解规范等政策极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二是各路资本纷至沓来,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相继扩产增容,互联网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三是结构调整频频,产业内并购重组、合资设厂案例不断。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接近80万辆,销量增速较往年明显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前夜。

2017年,政策仍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包含从整车生产、补贴发放到动力电池标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以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

其中,工信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在2017年9月28日联合公布的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无疑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颗“重磅炸弹”,点燃了整个汽车市场。该《办法》的出台,显示了我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决心,也是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出台的一个更加长效的激励政策,是从生产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的规划。整车企业销售燃油车累计的负积分需要和销售新能汽车累计的正积分持平,该举措的实施,掀起了整车企业加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大流的热潮。

2017年,大众、福特等国外老牌燃油车企业纷纷宣布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或合资设厂,或独自推出新能源车型。老牌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生产,一方面加大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产业形成“你追我赶、优胜劣汰”的氛围,倒逼车企生产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能源汽车,最终促进整个产业快速良好发展。

在一些辅助政策上,国家也是力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 《关于2018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2018年北京的小客车指标额度将由15万个削减为10万个,其中新能源汽车指标额度仍然保持6万个,普通指标额度将减为4万个。

此外,2017年,公安部发布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通知,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107个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用。

绿色、科技、时尚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既有利于辨别、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差别化管理,也有利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新兴产业对资本总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力推的新兴产业,2017年以来,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电池企业,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投资。不仅燃油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开始增加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甚至连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始“跨行造车”。2017年,猛狮科技和东风裕隆携手推出新能源汽车新品牌裕路,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资设厂,阿里巴巴投资小鹏汽车,百度和腾讯领投蔚来汽车……但是,大量的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让这个产业一度火热的同时,也产生了产能过剩等问题。其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就是动力电池领域,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的产量累计达到了31.5吉瓦时,但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装机量大约在14.7吉瓦时,产能过剩趋势愈发明显。

储能产业蓄势待发

核心阅读: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储能产业首个指导性意见,该意见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储能目前仍然不具备靠自己力量“破壳”的能力,还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2017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保持增长,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264兆瓦,相比于2016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638.5兆瓦,增长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为45.15兆瓦,占比为17%。相比于2016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101.4兆瓦,2017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增长率同步下降。

电化学储能增长率之所以出现下降趋势,关键还是因为当前储能的成本仍然较高,现有商业模式下储能仍不具备盈利能力,电力用户缺乏配置储能设备的积极性。以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为例,某风光储项目负责人介绍,配置储能系统可提升10%~20%的风电利用率,每年可增加的电费收入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但是储能电池每年的折旧费就达3000万元以上。

当前情况下,成本和商业模式成为储能迈入商业化必须跨越的“门槛”,在此基础上,2017年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储能产业首个指导性文件,是对储能产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出的明确规划。《意见》重点部署了五项任务,其中任务之首就是要推进储能技术研发示范,要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储能技术和材料,试验示范一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储能技术和装备。

此外,《意见》还强调了要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场站侧储能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探索建立储能容量电费和储能参与容量市场的规则机制。

继《意见》出台后,国家能源局再度出台《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明确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这两个政策的出台,对储能产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并未提及对储能进行补贴,因此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有效改变储能产业的发展困境。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储能尚且没有具备独立“破壳”的能力,还需国家从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017年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十大新闻


国家动力电池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新闻回放:3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目标,部署了建设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九项重点任务。

点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能够跑多远,取决于它,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降幅空间有多大,也取决于此。因此,《方案》的发布,对促进我国动力电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电池领域掀起并购热潮

新闻回放:5月2日,创新股份拟以55.5亿元购买上海恩捷100%股权;10月10日,中葡股份拟以27.08亿元购买国安锂业100%股权;10月28日,美都能源拟以35.96亿元收购瑞福锂业98.51%股权……

点评:2017年,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的爆发前夜,各路资本纷纷提前布局,或扩大产能、或新投生产线,积极抢占动力电池市场。但是资本的一拥而入也造成了动力电池产业出现产能过剩。


首个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出台

新闻回放:5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我国首个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简称《规范》)。《规范》指出了回收拆解企业应具备相关资质,规范了车用动力电池的拆解流程以及拆解后的电池该如何储存理。

点评: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退役动力电池的安放成为对环境的一个潜在威胁。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是一项“技术活”,必须由有资质有技术的企业来做。因此,标准的出台,及时而必须。


“双积分”管理办法颁布

新闻回放: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指出要建立积分核算制度和积分管理平台,明确积分核算方法,实行积分并行管理等。

点评:《办法》的发布,彰显了国家力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也让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看到更大利好,是国家考虑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给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的一剂更为长期有效的“强心剂”。


储能产业首个指导意见发布

新闻回放: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了未来10年储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

点评: 作为储能产业首个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出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是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北京1路公交采用18米电动车

新闻回放:10月22日,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批以“中国红”为外观主题的18米纯电动公交车投入北京市公交1路线运营。车辆配置钛酸锂快充动力电池组,15分钟即可完成整车充电,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30公里。

点评:银隆新能源生产的18米长纯电动公交车,“中国红”主题的外观透露出强烈的中国元素和 “中国印象”,18米超长车身则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新水平,纯电动的设计彰显了我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全球最大电池储能系统建成

新闻回放:12月1日,特斯拉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储能电池系统建成。这是全球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特斯拉这一电池阵列的设计容量为100兆瓦/129兆瓦时,能在1个多小时内为约3万户家庭供电。

点评:作为全球建成投运的规模最大电池储能系统,特斯拉这一项目对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建设运营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例的不断提高,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场站配置储能装置是合理选择。


氢能源领域首个团体标准发布

新闻回放:12月6日,中国节能协会发布了我国氢能源领域首个团体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该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的术语、定义、要求、氢中主要杂质气体,还规定了氢气的抽样、采样与浓度计算方法,氢气的包装、标志与储运,以及安全要求。

点评:氢气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能效高等优势,但也存在运输存储不便、易爆等缺陷,因此一直未实现大规模应用。首个团体标准的出台,对推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海拔最高储能项目并网

新闻回放: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最大的商业运行储能项目———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藏羊易储能电站顺利并网。该储能电站项目由30兆瓦光伏和20.7兆瓦时储能组成,位于海拔4700米的西藏当雄。

点评:一直以来,温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北控清洁能源西藏羊易储能电站的成功并网,对我国储能系统走向环境更恶劣地区具有重要的开拓作用。


专│家│观│点


衣宝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国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已经进入商业化初始阶段,而我国距商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储运氢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环节。液储氢、高压储氢瓶储氢、金属储氢、金属有机化合物储氢几种技术路线中,液储氢成本较贵,能耗较高;金属储氢储氢量太低,且会分解有毒物质;金属有机化合物储氢容量大、成本较低,最具发展前景。

赵争鸣

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电动汽车充电将成为无线电力传输的主要应用场所。当前应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非技术的问题,一是标准问题,国家在无线电力传输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成本问题,无线充电技术相比于有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的成本目前仍然太高。三是观念问题,用户普遍认为无线充电辐射太强,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害。

慈松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现有储能系统本质上是模拟系统,缺乏能量流与信息流在相同尺度上的深度融合,极大影响电池储能系统的性能。主要表现为用户体验到的系统循环寿命远低于单体电芯的循环寿命,单位电量转移的系统成本过高,无法形成不依赖于补贴的电池储能商业模式。因此,储能系统向数字时代迈进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张华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当前市场环境下,各方投资储能装备的积极性都不高。市场主导很重要,但在市场形成之前,扶持政策对推动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储能指导意见发布后,还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细则和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助推我国储能产业迈过商业化门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