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新名家丨清華大學彭林:中國文化的核心

輔新名家丨清華大學彭林:中國文化的核心

輔新書院成立於2016年,緣起於北京大學燕南園57號院三松堂馮友蘭先生“闡舊邦以輔新命”的哲學思想。弘揚中華文化,傳播仁商哲學,啟發商業理性,助力創新驅動。用文化傳承帶動仁商培養,以仁商培養促進文化傳承。倡導營商致仁,推動仁商濟世。欣逢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傳播仁商之道,為中國商業培根築魂。打造產、學、研、投一體的國際化平臺,致力於為中國經濟發展培育仁商的第五大書院。

輔新名家丨清華大學彭林:中國文化的核心

X

彭林教授錢穆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禮。在西方語言中沒有‘禮’的同義詞。”“禮”在西方語言裡沒有對等的詞可以翻譯,西方文化裡的那套禮,諸如打領帶、塗口紅,是16—18世紀,在凡爾賽宮為了顯示貴族的高雅身份而弄出來的,在這之前沒有這一套。我曾在巴黎待過一個多月,當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漢學家,八十多歲,送我幾篇文章,其中有篇文章一開頭就說:“西方是靠宗教和法律來管理社會,而中國人不然,中國人是靠禮來管理社會的。”我當時想,原來西方學者也同意錢先生的這個說法,後來一查,其實唐君毅、徐復觀等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許多學者也持這個觀點。錢先生接著講:“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裡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誌著中國的特殊性。正因為西語中沒有‘禮’這個概念,西方只是用風俗之差異來區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影響其所及地區各種風俗習慣的總和。”他說得非常正確。我們到歐洲去,幾天之內就可以八國遊,而在中國,同樣的時間遊八個省都很困難。因為他們的國家太小了,像梵蒂岡、摩納哥。在西方人看來,只要方言和風俗不同,就是不同的國家。而中國就不能這樣分。你看江蘇,蘇南、蘇北的方言、風俗就差別很大。廣東就有客家話、潮州話、廣州話幾大語系。福建那裡的語言也很複雜。而黑龍江跟海南的方言、風俗更是不能比。可是,中國幾千年來卻都是統一的,因為中國文化在方言和風俗之上,有 一個更高的東西,那就是共同的道德理性的具現,就是“禮”。“禮”維繫著大江南北、黃河上下所有的中國人,並在“禮”這個層面上得到一致的認同。所以西方是小國寡民,而中國這麼大,卻牢不可分,一旦分離了,馬上又會積極地合起來,形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因為我們始終都是一個整體,一個文化認同的整體,這是西方人無法理解的。錢先生還說:“無論在(中國的)哪兒,‘禮’是一樣的,‘禮’是一個家庭的準則,管理著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務和外事。同樣,‘禮’也是一個政府的準則,統轄著一切內務和外交,比如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係,徵兵、簽訂和約和繼承權位等等。要理解中國文化非如此不可,因為中國文化不同於風俗習慣。”現在有很多人在講禮俗,其實禮是禮,俗是俗,是不同的。俗是一種生活習俗,比如,過年吃湯圓還是吃餃子,放鞭炮還是貼門神,這都是風俗。湯圓可以吃也可以不吃,門神可以貼也可以不貼,鞭炮可以放也可以不放。風俗是約定俗成的習慣,“禮”不一樣。“禮”是大家要遵守的,是體現道德的。北京人罵人很厲害的那句就是“缺德”,或者罵得更狠點,“缺八輩子德”!言外之意是,缺了德就不是人!所以錢先生說:“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禮’。”在我看來,“禮”至少貫穿於中國文化四個層面:第一,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要依賴大自然。春秋戰國時候的人口要比現在少得多,自然資源卻比現在豐富得多。那時候,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人跟自然萬物要共存共榮,破壞了自然,就等於毀滅了自己。那麼,人要怎樣跟自然和諧相處呢?《禮記》有一篇叫《月令》,相當於後來的黃曆。裡面逐月記載了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氣象與物候的變遷週期、動物與植物的成長規律,以及社會生活的各種規範,如某個月份什麼花開了,什麼鳥過來了,哪類蟲子開始叫,天上的星星是什麼,哪個時候鳥開始繁殖,這時不要去掏鳥窩,不要去抓懷孕的動物,這些都用一種禮的形式規定下來。每一個月,它都想到在生態維護上,告訴人類應該怎麼做。前些年,考古學家在甘肅發掘一個遺址,發現一面撲倒在地的牆,把它翻過來後,發現就是《禮記•月令》的內容,當中有段文字便是告訴大家現在是三月份,鳥都在發育、交配,大家不要抓它們、吃它們;這個時候樹木長到什麼程度了,把山封起來讓它好好長,誰都不能去砍。所以,若說人與自然的協調,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意識到了,而且用制度、法則的形式告訴了天下的老百姓。第二,政府與民眾的關係。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儒家經典《周禮》的。《周禮》是講官制的,就是說一個政府的官制怎麼設立,每一個官管什麼事;每個部門也好,每一位官員也好,該怎樣採取符合道德理性的政策。臺灣一個很有名的哲學家方東美曾經說,《周禮》是我們中國古代最好的一部憲法。老百姓怎麼管理,裡面都有記載。老百姓犯了錯誤,不要隨隨便便像商紂王那樣用酷刑恐嚇。如果是初犯,就要教育,教育不行,就找塊石頭讓他站那兒,而不是把他送到監獄裡去。這叫作“恥刑”,就是榮譽刑。大家都知道犯了錯是要站石頭上去的,所以人們走過、路過看到他,就會自警、自省,有錯的就會自覺慚愧,然後悔過認錯,重新做人。《周禮》有許多這樣的內容,它就考慮怎樣使政策人性化。西周以來很注重民本思想,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是最重要的。第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那麼人跟人之間應該怎麼和諧?我曾經有一個韓國留學生,非常向往來中國學習,以為韓國的禮儀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到中國來可以學到更多的禮(在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越懂禮就表示越有教養),結果大失所望,不僅見不到禮,就連同學見面打招呼都難看到。儘管他堅持著“早晨好”、“老師好”,但他發現自己是個另類。時間久了,他也同化了。但有一條他仍堅持著,就是看到老師,一定行禮。兩年後,他的師兄們到中國來,見到他,說他變了,他很傷感。人與人之間,如果見面能夠互相問個好,彼此之間就像有了潤滑劑,大家會感到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有禮和沒禮很不一樣。要建設和諧社會,“禮”是最基本的,否則就談不上和諧!第四,人自身的身與心的關係。社會和諧首先是人自身的身與心和諧,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身與心怎麼和諧?就要以“禮”來修身。《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其主要內容就是講修身的。如何修身?說得很清楚,“修身以禮”,“禮”就是幫我們修身的。“禮”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人跟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換句話說,人怎樣定義自己?用哲學家的話說,全部哲學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人是什麼?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說法。當代有一個學科叫“人類學”。“人類學”又有很多分支,其中有一個叫“體質人類學”。體質人類學家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是一種能夠直立行走的動物。考古學家認為,人僅能直立行走還不夠,要仰賴大自然生存,就要會製造工具,通過使用工具,可以改造大自然,這才可以稱作人。我認為,人跟動物的區別在於有沒有“禮”,你是按照“禮”的要求來生活,還是按照動物的野性在生活,就看你自己。所以說:“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人類是從動物界進化發展過來的。一邊是進化前的動物性,一邊是進化後的完善的、道德高尚的君子,作為一個人,處在這兩者之間,你的行為是在向前走,還是在向後走呢?當你在食堂裡無序插隊,在公共汽車上亂擠,當你經常暴露貪婪慾望,總想跟人爭鬥,這說明動物性還在你身上。對人性不加合理約束,看起來是尊重人性,實際上是把人性降低到動物性水平。怎麼克服這種野性?那就需要理性的引導。如果只會穿衣服,心還是跟禽獸一樣,那是衣冠禽獸,仍是野性的人。如果每天我們經常想想如何克服這種野性,就會文明得多。彭林教授講演摘錄(原題《清華教授彭林:錢穆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禮”,西方沒有對等詞》)


審核:教務部


輔新名家丨清華大學彭林:中國文化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